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北京杂文十家(杂文大家研究成果,附有照片等资料)
0.00     定价 ¥ 52.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213942
  • 作      者:
    李下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多年来,人们只是读过这些杂文名家的作品,而对作家和作品的研究和评论,就很少见到了。现在,凭借这些评论文字,读者庶几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这些杂文家的真面,对他们的创作风格和特色有更细致的了解,杂文新人们通过对这些文字的研读,也可以受到启迪,提升自己的杂文写作水平。


展开
作者简介

李下,辽宁营口人。1969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早年曾在辽宁基层做教师和机关文员。1978年进入《红旗》杂志社做编辑,曾任《求是》杂志文教编辑部主任。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由杂文作家李下主编,推出对十位杂文家的作品的部分研究成果,同时附有杂文家的照片、简历和本人对杂文的认识,以及杂文家各自的代表作。这十位作家分别为刘征、徐惟成、杨子才、康凯、瓜田、段柄仁、李庚辰、王乾荣、蒋元明、朱铁志,此外每位作家的作品后另附4位评论家对其创作的评论。这十位作家在全国读者群中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这些杂文家的真面,对他们的创作风格和特色有更为细致的了解。


展开
精彩书摘

杂话杂文


 



鲁迅是当代杂文的奠基人。谈到杂文,总觉得是五四以后兴起的一种新文体。其实,这种文体在我国不仅古已有之,而且不论量还是质,都在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远的不说,单说成书于南朝梁的《文选》,诗以外的三十多种文体中,有许多是写得很漂亮的杂文。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东方朔的《答客难》,写得何等俏皮。唐宋八大家笔下的散文,有相当一部分,应属杂文的上乘。韩愈的《马说》仅几百字,却波澜起伏,真算得缩千里于咫尺。柳宗元的《三戒》《鞭贾》诸作,精悍辛辣,是锋利的匕首。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杂文的佳作更多。我想,精选历代杂文为一书,怕要有厚厚的几大本。


鲁迅的杂文实为推陈出新的巨大成果。我们学习写杂文,固然有鲁迅及当代诸大手笔的作品在,固然有国外许多优秀的幽默小品在,但欲求深厚,不可不探源古昔。自己本来有许多好东西,比如说,有许多钢质精良的旧式剑戟,只要回回炉就可以铸成步枪和刺刀,却偏偏一律指为废物,把它们抛到垃圾堆里去,实在可惜。



杂文的脊柱是什么?是见解和感情。


想想看,鲁迅的杂文里头,是什么东西震撼了你的灵魂?是什么东西使你永记不忘?是什么东西使你感到有千钧的重量?主要是那洞察古今的深刻见解和那火一般炽烈的爱憎感情。与他同时或前后,也出现过不少艺术手法颇为高明,却思想平庸,感情淡薄的小品文,都轻飘飘地如过眼云烟,没在记忆中留下多少痕迹。


文艺界有人认为,写作品要清空一些,超脱一些,就是离政治和现实生活远一些。写其他文学样式不谈,写杂文若做如是想,无异于走进了死胡同,不如不写。不写,岂不更加清空?深刻的见解应是切中时弊的;炽烈的感情应是与民众的心相通的。


深刻的见解和炽烈的感情从哪里来?这个问题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用得着鲁迅的一句话,水管里流的是水,血管里流的是血。我看看自己几年来写的东西,痛感最大的不足是浅和淡。



没有脊柱,成了软体动物,谈不到美;光有脊柱,没有光润丰腴的肌肤,美也并不惠然肯来。杂文的美,是幽默的美。幽默是什么?我说不清楚。读鲁迅的杂文,有时忍不住会心微笑或捧腹大笑。幽默,也许是一种笑,一种从容的笑,轻松的笑,开心的笑,蕴藉的笑,高尚的笑,这最后一笑十分重要,没有高尚的情趣就没有幽默,只有市井上的无聊的诙谐,俗话叫“耍贫嘴”。


杂文,可以凌厉,如金刚怒目;可以深沉,如哲人静坐;可以柔婉,如舞袖徐舒;可以清丽,如芙蓉出水。但更多的是幽默。就是在上述种种不同风格中,也不时撒上一点幽默的胡椒。


幽默从哪里来?幽默本来存在于生活之中,不是生活的附加物。幽默也应是杂文的内在因素,不应是附加物。对生活持乐观态度,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广泛的生活情趣,又是把读者看成知心的好友,把写文章看成是坐在书斋里无拘无束地谈天,这样,幽默不招自出。如果高自位置,写文章如坐皋比而讲经书,总是板起面孔训人,话也许句句是真理,可惜先把幽默吓跑了。


但,如果有人问我:你在这里大谈幽默,你倒来幽默一下看看?我只有弃甲曳兵而走。幽默是偶然的机遇,不是跟气功那样,一运气就来的。



有人说,杂文算不得文学。算不得就算不得吧。有人说,杂文即便算文学,也是个小品种,比之体育,连乒乓球都够不上,只能算弹球(小孩子的一种游戏),弹球就弹球吧。有人说,杂文得不到重视,评奖也轮不到杂文,不受重视就不受重视吧。有人说,写杂文吃力不讨好,如涉焦原,如走钢丝,得罪人事小,还说不定几时自会跌跤,吃力不讨好就吃力不讨好吧。杂文,还是要写的,写了有地方发表,够满足的了。吟罢扬眉有写处,微躯此外复何求?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何况而今人生并不都是惨淡,并非真猛士如我者也敢于拿起了杂文的笔。我好有一比,比作一个义务干清道工作的老人。心闲不住手也闲不住,随时清除路面上的灰尘、垃圾、粪便,以及砖头瓦块,让前进的行人和车辆走得安全些,顺当些。虽然积多年之经验,深知笔杆的作用是极有限的,但是这作用总不能说等于零,因而我的心里是快慰的。



说说我自己。我本来是只弄弄讽刺诗的。我的《自题小照》写道:“数行非汉非唐字,几首不三不四诗。”当时我正迷着写魏碑,所以有上句,下句就指的是写讽刺诗。八九年前,我同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谈到又有许多人拜佛的事。志公先生慨叹地说:“不是砸就是拜,难道没有既不砸也不拜的第三种办法吗?”我说:“你的议论发得好,值得写一篇杂文。”事后我真的写了一篇杂文,在《散文》上发表出来。这是我写杂文的真正的开头。“文革”前写过一两篇,早被读者和我自己忘记,找也找不到了。


接着,写了一篇《“帮”式上纲法》,这篇杂文的意思,倒是正在我心里盘算已久,感到如鲠在喉,非吐不快的。原来想写诗,后来感到用诗写受拘束,才改用散体,所以写成了“诗话”型的古怪的模样。自此以后,写得日渐多起来,约稿的也日渐多起来。开了头,就收不住了。这样,一直舞文弄墨,忙到现在。


不难看出,写杂文我是个新兵,只有十多年的历史,而且不是专于一艺。有人问我:你是怎样写起杂文来的?我回答:因为写文章比写诗少一些拘束,可以直抒胸臆,所以,在写诗感到不方便的时候就写杂文。这是实情,就这么简单。讽刺诗和杂文是相通的,在我自然不存在实行多大的转变。同是一条船,只是时而划桨时而挂帆而已。


写杂文的人必定能谈出许多关于杂文的道理?不一定。作家,有的又是评论家,有的则不是。关于杂文,我实在讲不出多少道理,而且所讲的也未必恰当。从这篇文章里就可以看出,写评论我是个矮子。


春风不染白髭须。看看自己的胡须,颇有几根霜雪色的了。我要加倍努力。在杂文方面,我追求的是:能够使花园里的苍蝇感到不舒服。指给人们看:这是苍蝇呀!引起人们的憎恶,从而赶之打之。


 


(原载《杂文创作百家谈》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


展开
目录

目录

刘 征

我看杂文/003

杂话杂文/005

刘征自选杂文代表作/009

“帮”式上纲法/011

庄周买水/015

评论者说/017

刘征的百变杂文 焦 村/019

怪也不怪

——品刘征同志的《怪味集》 段柄仁/024

刘征杂文的“怪诞” 刘克定/030

余心言

我看杂文/035

杂文三愿/037

杂文选粹序言(部分)/038

余心言自选杂文代表作/039

信不信由你/041

不知道的世界——我的妈妈/044

评论者说/047

这是一颗赤诚而温暖的心

——余心言先生杂文管见 李 下/049

润浇心灵的清泉 李志坚/053

一个执着地讲故事的老人 梁 衡/056

思索不断 笔耕不辍

——谈徐惟诚及其杂文 段柄仁/059

余心言杂文现象

——杂文界的不老松、常青树 蒋元明/066

杨子才

我看杂文/073

我写杂文的体会/075

杨子才自选杂文代表作/079

析“忧道不忧贫”/081

答钱神问/083

人生价值琐谈/085

片石共生死 斯人最堪怜

——有感于曹雪芹墓石的发现/088

学习革命前辈,一生坚持“五不”/090

评论者说/093

引人入胜 余心言/095

杨老杂文善用典 李庚辰/097

言传身教,金针度人 李成年/099

浓郁的书卷气 李志远/100

不和众嚣?别有用意

——读杨子才的“从曹操墓说起” 王乾荣/101

“厚题薄文”读杨公 蒋元明/103

朴实的人品?朴实的文章 张心阳/105

康 凯

我看杂文/109

我写杂文/111

康凯自选杂文代表作/115

闲话阿Q的无赖和霸道/117

马桶溅水的尴尬/120

呼唤伯乐

——改革嬗变中的不谐和音/123

评论者说/127

寄康凯(七律二首) 王 光/129

《康凯杂文》集序 余心言/131

“才子”的“业余”奉献

——《康式昭文集》总序(节选) 段柄仁/133

“文章合为时而著”

——浅谈康凯杂文的忧患意识和战斗性(节选) 

李庚辰/138

对新领域新境界的不倦追求

——《康式昭文集》总序之二(节选) 陈昌本/142

任 炳

我看杂文/149

杂文万岁/151

任炳自选杂文代表作/163

“自我批评”四则/165

“语言贿赂”之问答/170


评论者说/173

“亿字富翁”段柄仁 郭万超/175

段柄仁杂文的历史性贡献

——以《“官心病”及其他》为例 袁成兰/180

人生八十而不知老之将至 蒋元明/185

作家应该是一个强大的磁场 李 下/189

李庚辰

我看杂文/197

杂谈杂文/199

李庚辰自选杂文代表作/203

“影射”何罪?/205

“和士兵一起喝汤”/208

英雄与苍蝇:驳污蔑抗美援朝的一种谬论 /211

评论者说/215

责任的选择与外化

——李庚辰杂文研究三题 张书恒/217

试论李庚辰杂文的战斗风格 杨洪立/230

只留清气满乾坤

——李庚辰《劝善惩恶集》序 杨子才/236

王乾荣

我看杂文/243

杂文的“门槛”/245

王乾荣自选杂文代表作/255

党鞭,一个剽悍豪横的称谓/257

在懵懂中悟道:量子是啥玩意儿/259

伊丽莎白二世和伊丽莎白一世是啥关系/261

评论者说/263

雅俗共赏王乾荣 雷长风/265

一身傲骨的杂文家——王乾荣 阮 直/267

腹盈·脑动·笔勤

——小记我的同事王乾荣 李明信/269

王乾荣答记者问 刘 伶/273

蒋元明

我看杂文/279

杂文应当多一些幽默/281

蒋元明自选杂文代表作/285

曹兵到底多少万/287

“1”+“0”=?/289

八戒探亲记/291

评论者说/293

怪味杂文

——《怪味品书》序 刘 征/295

“铿锵妙语春冰裂”

——《怪味品书》读后 杨子才/297

性灵和良知的结晶

——读蒋元明《怪味品书》 俞 律/301

开心读物(摘选) 张雨生/303

经典的另一种读法

——读蒋元明先生的《怪味品书》 宁启文/305

嫩姜,也是辣的(摘选) 王 涵/307

元明舞“剑” 王乾荣/310

幽默天成,真情自然(摘选)

——读蒋元明散文集《人生有缘》 石 英/314

借他人之酒浇自己块垒

——蒋元明杂文的机趣 刘克定/317

朱铁志

我看杂文/323

关于杂文的零思片想/325

朱铁志自选杂文代表作/331

屋顶上的山羊/333

如果我死……/336

评论者说/339

再说不多几句话 邵燕祥/341

哀铁志 陈四益/343

杂文北辰朱铁志 安立志/349

思辨 创新 自救

——朱铁志的杂文成就 李 下/353

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杂文家朱铁志散记 杨学武/359

瓜 田

我看杂文/365

我为什么看重杂文的艺术性/367

瓜田自选杂文代表作/375

呼吁成立“出逃贪官联谊会”/377

那匹可怜的老马是我/381

评论者说/385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我看李下的杂文创作 朱铁志/387

瓜田杂文的“闲笔游词” 王重旭/390

有力的,也是有趣的 刘兴雨/398

杂感家的哀叹 孙 郁/400

一本妙趣横生的语文随笔

——简评瓜田的《趣说字里行间》 荀春荣/402

后 记

《北京杂文十家》编辑感言/40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