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余名好友在绍兴兰亭举行集会活动,众人饮酒赋诗,其乐融融。王羲之即兴挥毫写下《兰亭序》,记录时人雅集场景。其随意挥洒,结果成就“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仅有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却因天时地利人和,效果被挥发至极致,之后再难复制。正文中,以“之”字为例,序中有二十余“之”,然而姿态各异,各有章法。《序》文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后世赞颂王羲之书法,溢美之词灿若星河。简而言之,一部《兰亭序》,便已封神,成为书法界楷模乃至结界,历代书家无不顶礼膜拜。无论高居庙堂,或身处江湖之远,但凡研习揣摩书法,皆无法无视跨越之。王羲之书圣的地位,牢不可撼。本版《兰亭序》为唐代临摹绢本,文后另附王氏《黄庭经》一部,供研习欣赏。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