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金融的力量:专家视野里的中国金融
0.00     定价 ¥ 9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8342150
  • 出 版 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荐购
编辑推荐
  真实记录五十多位中外金融领域专家的重磅采访。
  聆听近十年中国金融发展的评说、分析与建议。
  传统产业怎样实现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怎么闯过阵痛期?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国际突发事件?金融创新如何跟上企业创新的速度?……且看中外金融领域专家对金融、投资、监管、实业、环保。草根经济、精准扶贫等深层次问题的解决之道!
展开
内容介绍
  《金融的力量:专家视野里的中国金融》集54篇与金融相关的境内外金融专家、投资家、知名学者的论述。通过专家的视野,读者可以了解到绿色金融十年间从理念变成实践的过程、创新金融与科技金融的内涵及与监管的关系,也可以了解到与普惠金融相关的各种关系。全书包括六个板块:十年发展篇、献计金融篇、金融使命篇、绿色金融篇、创新金融篇、普惠金融篇。
  《金融的力量:专家视野里的中国金融》适合创业者、投资人以及金融机构专业人士等阅读。
展开
精彩书评
  ★我们要坚持互联网和物联网+、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有了这3个+,中国的经济一定能实现长远的、持续的发展
  ——黄孟复 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第3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名誉会长
  要实现绿色金融的规模化发展,就要建立完整的绿色金融生态,搭建绿色资产价值实现的市场化通道,从而逐步催生出绿色金融自生长的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
  ——朱戈 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
  
  ★在中美关系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冈金融业必须凝聚共识:金融不仅局限于市场化金融,同时还会涉及国家战略性金融和防御性金融。为此,中国金融业需要有高瞻远瞩的勇气和积极愿望,热情关注伴随中美变局而必将到来的全球金融领域的货币锚大变局。
  ——马国书 共赢经济学、广义经济学创始人,全球N+1货币体系原创者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在“一带一路”过程中,我们还要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发现别国的优势,实现优势资源互补。我们应务实分析沿线各国的经济需要及互惠互利之处,同时配合文化差异的考虑,就有潜力的国家和项目加大推广,寻找经贸合作空问。
  ——张赛娥 香港南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国际金融专家
  
  ★我们相信虽然疫情正在给人类带来新的挑战和闲难,但全球化4.0的趋势不会变,必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全球化的未来,是在一个日益互联的世界中进行的,要更加包容地发展,建立起新的规则和制度框架。
  ——冯兴科 金砖智库CBGG主任,世界金融论坛秘书长
展开
精彩书摘
  《金融的力量:专家视野里的中国金融》:
  中关村的职业经历让熊焰对怎样把技术进行市场转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希望中关村变成中国的“硅谷”,希望这里能培育和诞生出中国的HP、中国的苹果。200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北京市科委主任的范伯元与熊焰谈到了对中关村技术交易所(即组成北京产权交易所分支之一)改制的设想,熊焰为此一股脑儿提出很多中肯建议,并按照范伯元的要求对中关村技术交易所做出更贴近市场的改制方案,不仅如此,他还亲自操刀为改制找到了股东。熊焰的才能很让范伯元欣赏,范伯元再次找到他,说“股东是你找的,故事是你编的,你要负责到底”。就这样,熊焰成为中关村技术交易所改制工作的实际操作人。
  “产权市场发展空间很大,而我当时正值盛年,进入这个行业不能不说是个缘分,一个偶得!”做了深入调研的熊焰决定试一下。但他也知道,在中国,做先行先试的事业,如果没有权力,是万万做不成的。于是他坦率地要求必须放权给他。有关领导经研究答应了他的请求,熊焰正式出任中关村技术交易所总裁。用他自己的话讲:“编剧成了男一号”。
  对熊焰来说,心永远比舞台更大。执掌中关村技术交易所后的熊焰有了更大的想法——他要将整个北京市产权市场统一起来。于是他开始游说有关部门,推动中关村技术交易所与当时北京产权交易中心(组成北京产权交易所的另一分支)的合并。
  “2004年的情人节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熊焰说,那一天他的梦想成真,原北京产权交易中心与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正式合并,成为了今天声名远播的中国产权市场龙头机构——北京产权交易所。熊焰出任总裁,他的职业生涯也由此华丽转身。
  “这是大势,必须让产权流动起来。”熊焰告诉《国际融资》记者,北交所成立后,建立和完善了业务流程控制机制以及各种市场规则,从而确保了国有产权项目能够依法规范地进行转让活动,并逐渐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人气。
  北交所成立之初,产权市场对中国来说还是一个新兴市场,与证券市场等相比还是一个小众市场,知之者少,参与者更少。但北交所的横空出世让这个市场的舞台逐渐扩大了起来,双汇股权转让、奥运缶拍卖等一系列成功案例的运作,让中国国内乃至世界各国更多的人开始逐濒了解这个中国原创出的新兴市场。
  从此后北交所取得的成绩来看,我们不得不佩服熊焰当年的胆识和魄力。2011年5月,熊焰在一篇名为“北交所的长征”的博文中写道:“回想北交所集团这些年来走过的路程,感慨同样很多。2004年北交所刚刚合并成立时,还租住在大运村的一个楼层中,人员不过几十人,业务主要面对在京的国有企业,全年成交额刚过200亿元人民币;如今,北交所已成集团化运营,下辖10个子公司平台,总人数、总成交量均有10倍以上增长。到‘十一五’期末,北交所的年交易量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总人数超过400人,北交所总部搬到金融街核心地段”。
  北交所的成绩也让北京市政府对这个平台刮目相看,其在北京市领导眼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在近几年北京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时任市长郭金龙多次提到“依托北京产权交易所,建设首都要素市场体系,北京产权交易所是首都要素市场的建设者和运营者。”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北交所逐渐实现了熊焰最初设想的“聚大资源,做大市场”的目标,业务服务范围遍及金融、技术、环境、文化、林矿权、大宗商品等领域,成为北京市政府建设要素市场的核心平台和国资委、财政部、科技部、文化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委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重点支持的综合性权益交易平台。
  “坦率地说,在中国做产权交易所并非易事,单靠市场化力量,难以为继。北交所的成功经验是依托原有交易平台,依靠行政力量建立一个实体,再逐渐加入市场化因素,在大量实践基础上不断纠错并建立合规标准。”熊焰坦言。
  ……
展开
目录
十年发展篇
普华永道全球主席谈未来经济增长点
ACCA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访时任ACCA全球理事会会长郭克刚先生
迈向综合报告时代——访时任IIRC CEO Paul Druckman先生
通过改革,中国经济中高速发展仍可期——访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艾士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机遇——访香港南华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张赛娥艾士
宋晓梧谈中国经济转型之道
世界银行农业专家谈农业可持续发展
赵白鸽:商机也产生于智库
迟福林:抓住中国经济转型的“最后窗口期”
贵州:数字经济推动后发赶超的魅力——访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汉宇先生
邹力行:应用平衡思维探究解决问题之道
打造推动创新与现代化的智库产业集群——访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于今先生
马国书话说如何将疫情事件转变为抗疫情经济
冯兴科谈疫情危机下的全球化之路

献计金融篇
贺强:民营融资路在何方
邢会强:用智慧掌控资本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先生
世行行长金墉:中国用战略思维看待经济问题
魏本华谈国内外金融热点话题
走向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之路——访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会长邵秉仁先生
中国如何把握未来国际金融走势——访世界银行财务常务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伯特兰-巴德雷先生
宋斌谈何为最好的企业并购?
应该加速金融系统改革——全国工商联原主席黄孟复先生谈金融改革

金融使命篇
为金融资产流动提供交易平台——访时任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董事长兼总裁熊焰先生
张汉亚谈中国投资热点
金立群谈全球投资并购趋势
利用技术与资本助力企业“走出去”——访时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骧女士
王忠民:充分发挥股权杠杆的作用
资本市场:信息透明是基础,协调发展是方向——访时任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国旺先生
中国信保王毅:出口信用保险护航“一带一路”建设
养老金是可以创造财富的资本——访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金融教授安集思先生
当新经济现象遇见软价值理论——访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家滕泰先生
俄总统顾问:未来发展需建立国际新金融秩序的基础设施
朱民谈全球金融市场中的未知与危机
专家谈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访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实验室首席专家郑秉文先生

绿色金融篇
浦发银行,蓝海亮剑——访时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董事长吉晓辉先生
环交所:为碳交易试点开足马力——访时任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杜少中先生
青海:走“生态立省”可持续发展之路——访时任青海省副省长、民建青海省委主委高云龙先生
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谈绿色增长
德国能源转型对中国有启示——访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德方主任斯蒂芬-科勒先生
实现百年建筑:挑战与对策——访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投资集团董事长孙太利先生
绿色金融已渐成金融发展的主流趋势——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先生
向国际看齐,打造绿色资产交易平台——访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朱戈先生

创新金融篇
资本市场要创新更要监管——访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周道炯先生
金融市场须有创新性突破——访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黄泽民先生
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中关村在提速——访时任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郭洪先生
科技型银行: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访硅谷银行董事会主席、浦发硅谷银行行长魏高思先生
世界银行IFC副总裁冯桂婷谈中国创新生态系统
新型城镇化发展如何跑赢市场——访时任国家开发银行行务委员、资深金融专家郭濂先生

普惠金融篇
做一家为百姓挣钱的基金——访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贺燕萍艾士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谈:实现经济转型必须给草根以金融滋养
银行脱俗才能为人民服务——访时任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先生
杜晓山:中国普惠金融现状和创新发展的思考
能力建设是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访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贝多广先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