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WWF环境教育课程系列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旗舰物种环境教育课程
0.00     定价 ¥ 9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8906329
  • 作      者:
    雍怡
  • 出 版 社 :
    少年儿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荐购
编辑推荐

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所有人的生活,人们开始思考,人类与野生动物究竟应该如何相处?本书作为环境教育课程,采用了中立、科学、客观的立场阐述事实,让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通过自主思考去寻找答案,并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对当今环境的保护和实践都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套课程还巧妙地将典型性和普遍性相结合,以旗舰物种之“小”,见中国整体生态环境和保护事业意义之“大”。更重要的是,它为保护和教育的管理者提供了设计参考和技术,进而从教育、能力、制度等各个维度为推动我国环境教育行业专业发展提供方向和示范。通过课程设计去揭示保护的挑战,启发对使命的思考,这样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在培育这个社会未来的绿色希望。 


展开
作者简介

雍怡: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 环境教育项目总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传教育委员会东亚区专业委员(2017-2020)、中国林学会自然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湿地公园创先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自然教育网络理事、第四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执委会主席、阿拉善SEE基金会创绿家资助顾问、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环境教育顾问专家等职。

陈璘: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 环境教育项目经理。负责环境教育项目专业理论梳理及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培训以及公众环境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选取WWF在中国和全球开展保护工作有代表性的,也是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影响的7个旗舰物种(大熊猫、黑脸琵鹭、红猩猩、东北虎、雪豹、象、江豚)开展课程设计。课程对标《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和中小学相关课程标准,以“七步走”的形式呈现,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简单易懂且实操性强。是一本适合在校老师和校外环境教育工作者使用的环境教育特色教材。

展开
精彩书摘

教学实践建议

为了方便一线教师使用此套课程,我们在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中特别关注了和正规教育标准之间的相关性梳理,具体包括以下四点。

一、 基于《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的环境教育五大目标《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依照我国当时的课程标准的框架进行编制, 共制定了“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的三维目标, 72项子目标。 为了便于和国际通用的环境教育理论体系对照, 我们将原有的三维目标体系对照环境教育的五大目标进行归类、拆分和补充后梳理出 90项子目标,具体内容见附录一。


二、 与《 课标( 科学、 生物、 地理)》 的相关性梳理

此套课程在设计过程中特别对《 全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整理,按小学(表2—4)、初中(表2—5)与高中年级(表2—6),筛选出与物种、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作为本书内容的设计依据。 本书中的7个课程都与在校内容做了结合,方便科学、生物等教师在备课时选用。由于篇幅和编写时间所限,我们仅选用了科学、生物和地理三门科目。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教育只能与这三门科目结合。 我们鼓励在本书的使用中,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专业, 对课程进行本土化改版, 并在此过程中融入其他学科, 如语文、数学、历史等科目的教学标准。


三、 与“ 核心素养” 的相关性梳理

在这个被互联网科技迅速改变的时代, 全球教育者都在协力反思和调整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才?个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在这样的时代下获得发展和幸福? 面对这样的挑战, 许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都开始接受“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培养理念, 着重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及其成长上, 并进一步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指标。“核心素养”通常指学习者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以“核心素养”为课程设计的主轴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

2013年5月, 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等5所师范类校对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进行了研究。 2014年3月, 教育部在《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文件中, 首次谈及“核心素养”—这意味着核心素养在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目标过程中的基础地位的确立。 2016年9月13日, 为期三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 该成果明确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制定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共分为文化基础、 自主发展、 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 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2018年1月17日, 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修订的标准强调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从上述这些进展中,我们不难发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本课程在开发中也参考了上述研究成果和相关标准文件,对各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索性的梳理,并给出引导性建议。


四、 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的建议

作为中国素质教育改革中的一项措施, 2001年教育部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明确将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程。 但在实践中, 仍有些地区和学校把它当作学科课程的简单补充或延伸, 甚至根本就没有开课2017 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再次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 是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针、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实践, 与 WWF 环境教育教学“七步走”法中的拓展设计理念十分一致。 而环境教育作为一门跨学科的领域, 也十分适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授课。 因此, 我们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附件提供的 152 个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主题进行了筛选, 并参考其设计了每个模块的拓展内容,供学校的教学者使用。


展开
目录

导读

  选题背景

  使用说明

WWF环境教育核心理论与方法

  WWF与环境教育

  课程编写原则与方法

  教学实践建议

课程一 熊猫求生记

课程二 海岸线上的翩翩使者

课程三 森林之王东北虎

课程四 雨林中的红猩猩

课程五 请对象牙制品说“不”

课程六 留住长江江豚的微笑

课程七 高原雪山的守护神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