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远去的星光
远去的星光
——胡玉缙先生的生平、学术和遗稿
在中国学术的苍穹中,随着时光流逝,有许多渐渐远去的星光。而有一些,却会因各种不同的原因而被人重新关注。胡玉缙先生,或可以说,就是其中之一。
最近,胡玉缙先生被人关注,那是托了他在民初给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的一封信(见搜狐网,2018年5月8日《那人那年也因“一字”的致信:北大之魂——蔡元培的道歉信》)。
为了免得读者翻查,将网上所传之事,概括叙述如下:1912年3月,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据说是看了胡玉缙写的《孔学商榷》一文,感其才华,决定邀他到教育部任职,负责筹备国立历史博物馆。
下属官员发一封信,“谕”胡玉缙来教育部任职。“胡玉缙当时在学术界还是无名小卒,有蔡元培这样的大人物举荐他,本应感激不尽”。想不到胡先生不领情,回信谢绝,认为,推翻帝制,为民主国家,人皆平等。即便教育总长,与我无关,凭什么居高临下,“谕”我任职?质问:“未知从何谕起”?
面对胡玉缙的质问,蔡元培显出气度,再次请部属写信回复,接受胡先生的批评,表示歉意。道歉信一开始便承认用语不妥,认为如胡玉缙所说,“谕”字,“宜屏而弗用”,胡玉缙“立论颇正”。接着,希望胡玉缙不要介意,依然诚恳地聘请他。最后一句“本部初立,正在用人之际,若因用谕、令字样而使贤者裹足,殊违总长延揽之初心,字句小疵,想必通人必不芥蒂(不会在意)”。这话说得合情合理,不容你推脱了。
该文作者的本意,殆是要突出“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民主风度,反响颇佳。但笔者觉得该文对当时蔡、胡二者学术地位的描述,似可斟酌。民国初年,蔡元培是否为如后来所见那样的“大人物”,姑且不论;胡玉缙当时是否“在学术界还是无名小卒”呢?恐非如此。所以想对胡玉缙先生的生平和学术,略作一点说明,对这已经远去的星光,做一次眺望。
目录
001.前言
第一辑.远去的星光
003.远去的星光
.....——胡玉缙先生的生平、学术和遗稿
022.王欣夫先生《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清稿影印本
.. 前言
038.赵景深先生的译诗、藏书及其他
046.顾老的五句话
.....——顾廷龙先生和中国古典文献研究
060.博学的真情之人
.....——忆吕贞白先生
070.爱怜、孤寂、百年风云
.....——吕贞白先生和他的《吕伯子诗存》
085.贾植芳先生散记
095.大时代的剪影
.....——读贾植芳作品选《悲哀的玩具》
098.思想和往事
.....——忆王元化先生
119.反思的历程
.....——读王元化先生《九十年代反思录》《九十
.......年代日记》
136.童心来复梦中身
.....——写于来新夏先生九十寿辰
141.徐鹏先生的《孟浩然集校注》和其他
151.罗宗强先生二三事
158.古今文学自纵横:关于章培恒先生学术思想的
.. 二三事
176.一个可对话的心灵窗口消逝了:褚钰泉逝世两
.. 周年
187.撑得起大场的佳作
.... ——观看新编京昆剧《金缕曲》有感
194.悼念李庆立先生
196.长风,归来!
199.生死之际
212.福永光司和道家文化研究
.... ——写于福永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
218.想起了山井涌先生
223.山根幸夫先生和他的明代史研究
236.“流观”汉诗见真情
.... ——清水茂先生《流观室诗词稿》中所见东
.... . 亚汉学交流
249.中国古典中发掘多彩人生
.... ——井波律子和她的《世说新语》研究
第二辑.林下的散木
261.敢遣春温上笔端
.... ——读吴中杰先生的《复旦往事》《海上
.... . 学人》
268.历史大戏场中的人生
.... ——读吴中杰先生《人生大戏场》
272.《中华易学大辞典·国际卷》编辑说明
280.赵晓群诗集《心路》序
284.《日本汉学史》后记
292.乱世诗人的画像
.... ——读兴膳宏先生的《生于乱世的诗人们——
.... . 六朝诗人论》
298.文学创作的变容
.... ——读川合康三先生的《终南山的变容》
302.新的见解新的人
.... —— 日本青年学者对《花关索传》的研究
308.日本《绘本通俗三国志》
311.认真研究的成果
.... ——读小松谦的新著《“四大奇书”研究》
318.徜徉于诗情画意之间
.... ——评《神田喜一郎全集》第五卷
323.《中国诗史》重版前言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