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创意城市:空间生产与城市活力
0.00     定价 ¥ 89.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7617502
  • 作      者:
    徐锦江,包亚明,杜梁
  • 出 版 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荐购
编辑推荐

目前,资金与技术主宰世界经济的时代已成过去,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追逐最有创意的项目,而最有创意的项目依赖于最出色的人才,创意人才总是选择创意城市 的创意社区作为他们的聚居地,因此,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格局是:找资金不如找项目,找项目不如找人才,而找人才的最好办法就是打造适合创意人才和创意产业的土壤——即创意城市。

展开
作者简介

主编徐锦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大众传播。出版有《愚园路》《流言研究》等10余种书籍,另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领衔多项关于城市软实力和城市文化方面的研究课题。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城市软实力研究系列”一种,关于“创意城市”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论文合集,内容分理论视野、城市实践、上海经验、全球前沿四大块。书稿编排合理,内容专业,集合了国内外“创意城市”蕞新研究成果,对“创意城市”这一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建设的新理念,作了综合而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同时对中国的创意城市建设给出了积极借鉴和建议。本书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有较高借鉴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家是上古社会由游牧走向农业定居的文化符号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他所著《说文解字》中对家字的解释是:“居也。从宀,豭省声。”认为家是居住的地方,“家”字由表意的“宀”和表音的“豭”组成,“豭”省掉了表音符号“叚”,于是就成了“宀”和“豕”的组合。

许慎这个解释,清朝文字学家段玉裁有不同看法。

他认为“家”字为何如此构建实在是一大疑案,许慎“豭省声”的说法过于迂回,因为人们只看到从“豕”的“家”,从未见过从“豭”的“家”。

段玉裁的看法是,“家”原是猪的居所,引申假借后才成了人的居所。他认为这是字义引申演变的结果,就像“牢”原是牛的居所,引申后成了关犯人的监牢一样,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因为豢养的猪能多生小猪,所以人聚居的地方就借用了这个“家”字。只是时间一长人们忘了本义,往往就拿引申义当作本义来解释了。许慎对此类错释有过许多纠正,但在“家”这个字上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而且还以“豭省声”的解释曲为之说。段玉裁认为许慎对家字的解释是千虑之一失。

确实,从甲骨文的“家”字看,都是“宀”下从一豕或二豕的,也有在豕的腹部增一表示生殖器的短横来强调公猪,却未见有从“豭”的。许慎的说法在甲骨文里找不到根据。

现在对“家”字的一般看法,比较倾向于认为是畜牧业已经初步形成时的社会产物。“家”中有豕,说明上古时人们的畜养是从养猪开始的。猪在当时已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既是主要的食用对象,又是剩余食品和财产积累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当然,剩余食品未必一定是猪,《诗·魏风·伐檀》中就有“悬貆”“悬鹑”“悬特”的描述,这些都是剩余食品。但因为猪是人类主要的肉类食品,和人类关系特别密切,所以我们的先祖就以“豕”为代表组成了“家”字,“豕”就成了“家”的基本象征和构字要件。这就像“逐”字一样,被追的未必一定是猪;也像“牢”字一样,被关的未必一定是牛。

“家”以“豕”为构字要件,说明当时的家庭经济,已和畜养之类的私有财产关系密切,说明我们的先祖已由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走向了以农耕和畜养为主的定居生活。所以,“家”字的构建,其实就是一种象征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历史文化符号。


展开
目录

序言◎包亚明

第一部分 理论视野

实践与生产:创意城市空间生产的理论架构

◎郑露荞伍江

文化多样性:创意城市的价值理念、测度与启示

◎王林生

作为文化议题的创意经济与创意城市

◎林秀琴

作为方法的文学之都———文学与创意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

◎高翔

创意城市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建构

◎甘霖唐燕

 

第二部分 城市实践

英国创意城市兴起的基础与启示

◎李明超

米兰创意城市建设的经验与规划借鉴

◎古颖

“设计之都”神户的创意城市建设

◎刘平

创意城市建设:产业遗产的活用

◎张暄

创意城市与旧工业区改造———以南昌市699文化创意园为例

◎徐欣蕊

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国际标准与本土化实践

◎詹一虹程小敏


第三部分 上海经验

构建创意城市———21世纪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

◎诸大建王红兵

我国大型城市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路径及选择机制———企业层面的扎根研究

◎关旭陶婷陈丽英

全球城市形象传播的生成机制及理论阐释———以上海城市形象为例

◎郭可陈悦杜妍

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以上海田子坊为例

◎徐赣丽

第四部分全球前沿

韧性与新生:全球创意城市研究前沿综述

◎曹晓华

创意城市的就业动力转变:探讨普通人在城市景观变迁中的角色 编译

◎程云霞

创意城市、创意阶层与全球现代化 编译

◎陈云霞

创意城市美食学: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 编译

中国马赛克:文化多样性与创意城市 编译

◎张萃

创新城市:如何解释城市间的差异基于解释主义方法的回答 编译

创意城市的网络与成效:文献计量分析 编译

创意城市内的创意产业概念及其对公共空间质量的影响 编译

脱欧对英国文化和创意城市意味着什么 编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