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通过研究大盂鼎铭文,查找相关资料,以《说文解字》《甲骨文字集释》《说文通训定声》等为参考,取铭文中易混淆的字进行说明和讲解,为研究或临习大盂鼎的书家提供了知识性的总结。书稿包括铭文识读、铭文意译、铭文注释、构型由来及笔顺参考等内容,单字的讲解详列了文字从甲文到小篆不同时期的结构与形态变化,同时对笔顺进行梳理,由此可见,本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在文字学方面进行了知识性的整理,也从书法临习方面为习书者指明了道路,是一本书法爱好者、学习者必要的参考书。
大盂鼎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器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记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之事。大盂鼎铭文虽属西周早期金文,但书法体势严谨,结字、章法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端严凝重,雄壮而不失秀美,布局整饬中又见灵动,并达到了十分精美的程度,是西周前期金文的代表作,加之器形巨大,造型端庄堂皇、浑厚雄伟,故作品更呈现出一种磅礴气势和恢弘的格局,从而为世人所瞩目。大盂鼎铭文是历来学习金文书法的极好范本。本书通过对铭文文字尽可能准确的释义,对铭文文字构型基础的探源,以及对铭文中部分文字书写笔顺的梳理,为读者提供多方位的参考与借鉴。
序言
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铭文识读
大盂鼎铭文意译
大盂鼎铭文注解
构型由来及笔顺参考
附:大盂鼎铭文精选(放大)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