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华理人,他们假期没有选择宅在家里,而是走进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用虚拟现实技术(VR)传承红色基因。
2019年7月21日上午10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一13)“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的直播中出现了华理学子的身影。他们站在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门前,精神抖擞,声音洪亮,在党旗下集体宣誓。来自华理商学院的“薪传七十载,重走长征路”(以虚拟现实技术还原长征足迹的社会实践项目)团队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校社会实践“双百双千”工程中有19支团队共赴学校定点支援的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其中,商学院传承红色基因实践项目团队通过采访长征沿途主要纪念馆的馆长,制作访谈实录,利用新型虚拟现实技术推动红色教育形式创新,让“红色基因”传承更加地鲜活、生动,以期望在“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中坚定同学们的理想信念。
“薪传七十载,重走长征路”团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了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的馆内场景,将长征精神、长征故事再叙述,以新科技助力红色基因传承,创造更多的交互体验机会,激发年轻人对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的兴趣。2019年7月,“薪传七十载,重走长征路”团队完成了对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的拍摄,并已初步制作成片。接下来,实践团队还将前往长征路上其他革命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
除赴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的社会实践团队之外,2019年华理还有60支团队赴延安、井冈山、遵义、赣州、长白山等地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忘青年初心,牢记复兴使命。2019年8月,华理“百名优秀骨干培训班”学员赴延安梁家河开展学习实践,“英才班”学生骨干赴井冈山开展学习实践,机动学院实践团队走进临沧市中学宣讲十九大精神,药学院实践团队则参观了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聆听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万众一心的血战历程。
学校积极组织实施社会实践“双百双千”工程,在2019年暑假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自2019年3月起,学校就启动了相关筹备工作,接照“提前谋划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展示形式、强化组织保障”的工作原则不断推进,截至7月,共有2020支实践团队、17万名本硕博学生、275位专业指导教师,前往云南、黑龙江、广东、新疆等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团中央“三下乡”已公布的12个专项中,学校共获得立项ll个。此外,在上海市“知行杯”各类立项中,学校有9个项目获立重点项目,12个项目在“长三角示范区专项寒”中立项(人选项目数量并列全市第二),10个项目在委办局委托专项中立项(人选项目数量居全市首位),8个项目在“青春社区”专项中立项(入选项目数量居全市首位)。 2019年,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内容包括理论普及宣讲、历史成就观察、乡村振兴、美丽中国、海外社会实践、上海城市发展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政各梓职与食、世实习等8个实践专题,具体内容如下。
P5-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