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
0.00     定价 ¥ 6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5162154
  • 作      者:
    郑慧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共分6章,分别论述了民族迁徙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对外传播、国内瑶族档案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对外传播、流失海外的瑶族档案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对外传播、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印刷型路径研究、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传统视听型路径研究、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网络型路径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
  一、博物馆传播瑶族档案文化的优势和劣势
  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机构,承担着收集和保管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和气节的光荣使命。它通过举办各种定期和不定期展览、提供讲解、出版刊物及开发纪念品的方式向社会大众传播中华文化。
  (一)优势
  博物馆地理位置好、开放时间长、观众数量多、展览规模大、展出方式多元、馆际交流频繁,优点很多。
  1.群众基础广泛
  公众普遍形成了博物馆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首选场所的观念,每逢节假日,不仅当地的家长们都带着孩子到博物馆参观,外地的游客也热衷于走进这历史的殿堂。博物馆在向公众宣传藏品知识的同时,也在传播文化。如:首都博物馆在2016年2月2日至3月13日期间举办的“博物馆里过大年——大圣来也”展览,展出以猴为原型的器物、工艺品、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等,昭示着中国传统猴文化。
  2.传播形式多元化
  博物馆“线上线下”两手抓,除了竭力打造本馆的建设,还用心经营博物馆网站,搞活藏品宣传。中国国家博物馆网上展览的藏品《朱自清日记(英、日文)》,是1962年11月朱自清的夫人陈竹隐捐赠的。这本日记记录了1947-1948年间,朱自清在民族危难之时,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故事,体现了中华儿女不屈的民族气节。日记是档案的一个种类,日记展览属于档案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博物馆不仅在馆内进行展览,还走出去进行馆际之间的交换展览,使文化传播更符合大众的需求。
  (二)劣势
  博物馆以收藏文物、资料为主,档案为辅,在展览中缺乏历史档案的注解,在主题和内容上难以达到一定的文化深度和广度,只能视为对档案文化的部分传播。
  二、博物馆在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中的应用
  就博物馆而言,其传播档案文化的主要方式除了馆藏档案和文物的展览,还有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瑶族博物馆主要包括国家专业博物馆和个人开办的私人博物馆。
  (一)广东瑶族博物馆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对外传播
  广东瑶族博物馆是一个集科研、展示、收藏、演示、传承和保护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全国瑶族4大支系、30个分支以及世界瑶族的历史文化,凸显民族性、特色性、世界性,是目前广东乃至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瑶族档案文物最多的瑶族历史文化专业博物馆。该博物馆在弘扬、保护、传承瑶族历史文化精神,打造世界瑶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家园以及瑶族文化中心,成为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对外宣传瑶族档案文化的平台和窗口。
  广东瑶族博物馆的优秀讲解员盘芸在2017年发起成立了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办暑期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建起一支50多人的志愿者讲解员队伍,其中青少年占一半。她认为,通过对青少年普及瑶族文化知识,搭建起博物馆与青少年交流的桥梁,培养青少年的自信感和社会责任感,也为传承、宣传瑶族文化培养了一批青少年人才。此外,盘芸在接待游客中,总会以唱瑶歌的方式与游客交流、互动,受到了游客的点赞。特别是2013年1月,连南瑶族自治县迎来建县60周年庆,广东瑶族博物馆迎来了世界各地的瑶族贵宾。盘芸当天接待了6批次贵宾参观,其中有一批客人是泰国瑶学会会长邓进清等一行人。在参观过程中,邓进清忽然用瑶语唱道:“我们很早就迁到海外,今天回到连南,见到了很多兄弟姐妹,心里像春天花开一样开心。”听到这位外国瑶族同胞唱起山歌,盘芸随即用当地瑶族敬酒歌回应。歌声方落,现场的游客不禁鼓起掌来。盘芸大受启发:在解说中配以瑶歌,有新意,也能体现瑶族同胞“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特色。从此,用唱歌方式给参观者解说并和他们交流,成为了盘芸的一种独特解说方式。
  (二)田万载的“瑶文化博物馆”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对外传播
  退休教师田万载在湖南省江永县源口瑶族乡清溪村开办了自己的“瑶文化博物馆”。博物馆设在一栋三层楼民房里,保管着藏品逾万件。这些藏品原来都是村民们各自收藏,自从田万载创办了自己的瑶文化博物馆之后,村民们都乐意捐赠出来的。
  在瑶文化博物馆三楼的6个房间内,保管着明代、清代、民国等时期的字画600余幅,还有田地契、委任状、书法等近百种纸质档案,真实记录了清溪瑶族祖先的过去。
  在一张发黄的宣纸上,从上至下竖排着19个人的名字,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16岁。那是一张抗战时期的入伍花名册。国家危难之际,清溪村的热血青年纷纷踊跃报名参军保家卫国,其中3人还参加了印、缅远征军。他们战死沙场,一去不回,其豪壮的英雄气概和拳拳报国之情,永远铭记在清溪瑶民心中。
  田万载的瑶文化博物馆虽然深处瑶山,但已远近闻名。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感兴趣的村民和学者前来参观、咨询和利用档案。比如离清溪村20多公里远的勾蓝瑶人前去查阅族谱,来自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的大批专家学者也前往考察和访问。看到自己的瑶文化博物馆那么受欢迎,发挥了大作用,田万载决心要以博物馆为传播基点,把清溪瑶文化传播得更远,做一名民族文化的传承人。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节 国内外对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的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第二节 瑶族档案资源的内涵、外延、构成、特点、保存状况及价值
第三节 瑶族档案文化的内涵、外延、构成、特点及价值
第四节 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外延、构成、特点及价值
第五节 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民族迁徙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对外传播
第一节 中国瑶人迁徙的整体情况
第二节 中国瑶人国内迁徙过程中对瑶族档案文化的传播
第三节 迁徙到海外的中国瑶族人的情况
第四节 迁徙到海外的瑶族人对瑶族档案文化的传播

第二章 国内瑶族档案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对外传播
第一节 瑶族口传文书档案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对外传播
第二节 瑶族石刻档案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对外传播
第三节 瑶族纸质文书契约档案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对外传播

第三章 流失海外的瑶族档案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对外传播
第一节 欧美等国收藏的瑶族档案资源情况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对流失海外的瑶族档案文献的研究
第三节 流失海外的瑶族档案文献对瑶族档案文化的传播

第四章 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印刷型路径研究
第一节 报纸
第二节 期刊
第三节 图书

第五章 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传统视听型路径研究
第一节 语言传播
第二节 文字传播
第三节 广播传播
第四节 电视传播

第六章 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网络型路径研究
第一节 互联网传播
第二节 移动网络传播——以手机为例
第三节 自媒体传播

第七章 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户外新型路径研究
第一节 户外新型传播路径概述
第二节 户外固定LED屏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对外传播
第三节 出租车顶灯LED屏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对外传播
第四节 公共交通电视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对外传播
……

第八章 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文化教育机构路径研究
第九章 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的创新与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