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明月:古突厥回鹘碑志写本的历史语言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朝至隋唐民族碑志整理与研究——以胡语和境外汉语碑志为对象”(编号18ZDA17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项目“胡语与境外汉语碑刻与唐代西北地区历史”(编号2019jbkytd001)阶段性研究成果。著者白玉冬教授通过细心爬梳中古时期回鹘文、鲁尼文、突厥语等民族碑志,在国内外学者已往的解读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整理和发覆,以出土文献对中古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等进行探源揭秘,揭示了中古时期北方民族历史的诸多细节,将相关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序一 /郑炳林
序二 /白玉冬
第一章 东突厥汗国的拓拔语佛教集团 ——婆罗米文慧斯陶鲁盖碑文研究
第二章 华夏称号“王”在暾欲谷碑中的出现
第三章 鄂尔浑突厥鲁尼文碑铭的 cülgl(cülgil)
第四章 蒙古国回鹘四方墓出土鲁尼文刻铭释读 ——兼谈鲁尼文字形之演变
第五章 米兰出土 Or.8212 76鲁尼文军需文书研究
第六章 突厥鲁尼文原字 V 的释音
第七章 和田出土鲁尼文木牍文再研究
第八章 吐鲁番雅尔湖石窟第5窟鲁尼文题记释读与研究
第九章 有关回鹘改宗摩尼教的 U72 U73、U206文书再释读
第十章 有关高昌回鹘的一篇回鹘文文献——xj222 0661.9文书的历史学考释
第十一章 有关高昌回鹘历史的一方回鹘文墓碑——蒙古国出土乌兰浩木碑释读与研究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