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价值研究/江西理工大学清江学术文库
0.00     定价 ¥ 49.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2483661
  • 作      者:
    周石其,黄芳
  • 出 版 社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价值研究/江西理工大学清江学术文库》从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现实原因、得以顺利推行的原因以及发展的阶段阐述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背景,从共产国际对苏区青年工作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和传播、革命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角度,概括了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从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出发,归纳出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特点及作用,重点凝练了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基本内容、教育方法、历史经验、当代价值,作为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价值研究/江西理工大学清江学术文库》可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也可供科研院所相关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价值研究/江西理工大学清江学术文库》:
  在1926开始的北伐战争中,在党的号召下,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到北伐战争中。北伐军队中,除党员外,有许多青年怀着满满的革命热情,在战场上冲锋杀敌,英勇牺牲的也不在少数。此外他们还组成慰问队、宣传队、向导队等,他们的支持和援助在北伐战争时发挥了很好的协助作用。1927年4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北伐战争赢得胜利的重要关头发生叛变。然而,笼罩在“白色恐怖”氛围下的共青团仍然紧跟共产党,听党的指挥,执行党制定的各项决议。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上前线支持武装起义,积极投身于农村的革命根据地,由此展开了漫长而曲折的土地革命斗争。1931年,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在共产党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动员下,广大青年积极加入抗日救亡的队伍中,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都有学生代表去南京请愿并示威,反对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反对蒋介石对日的不抵抗政策。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件中,青年纷纷踊跃参与十九路军,并支援他们的抗日战斗。1933年5月,第五次反“围剿”时在江西省内所有苏区的红军人数扩充至2.5万人,这些都是广大青年积极参军的结果。到1934年,青年们在党的号召下积极踊跃地加入到了由方志敏带领的抗日先遣队。1935年,青年学生中又掀起了“一二·九”爱国救亡的运动,大大地推动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毛泽东的思想体系的雏形在中央苏区时期基本上形成了。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思想与其在中央苏区的实践紧密相关,其实践极其丰富,比以往更甚。毛泽东在这个时期的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三个阶段来说。
  一是创立中央苏区。1929年,在井冈山面对敌军的进攻,由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转向闽西、赣南。途经瑞金大柏地时,把尾随其后的国民党军刘士毅部消灭了。在1929年2月抵达东固,3月攻占了长汀,4月在很多县里建立苏维埃政权,如宁都、于都、兴国等县,此时苏区规模已有雏形。5月创立闽两根据地,毛泽东在闽西召开了古田会议。1930年8月,除闽西外,赣南和赣西都已连成一片,合称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从此,“中央根据地”和“中央苏区”,这些称号也开始被正式地运用于文件中。
  二是反“围剿”时期军事思想的系统化。在1930年的第一次反“围剿”中,毛泽东制定的“诱敌深入”这一战略思想的实践得到了肯定。在1931年2月第二次反“围剿”中,“诱敌深入”这一军事战略思想在斗争过程中又得到了运用,对此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自此,这一战略思想为人们所熟知。在1931年的第三次反“围剿”中,毛泽东仍然继续运用这一战略思想。上述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
  三是领导中央政府工作。1931年Il月在赣南会议和1932年10月宁都会议后,毛泽东的工作重心主要在政府工作上。在查田运动中,对“左”的倾向予以纠偏的过程中,于1933年写下《怎样分析农村阶级》《查田运动的初步总结》等著作。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实践工作中,立足实际,很好地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思想也愈加成熟。在整个中央苏区时期的毛泽东思想中,对于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思想理论也是相当丰富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背景
第一节 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现实原因
一、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二、严峻的外部环境
三、红军艰难辗转的经历
四、军队的复杂情况
五、培养造就革命干部的需要
第二节 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顺利推行的原因
一、共产党人作出大量努力
二、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的产物
三、农民革命战争的影响
四、建立军队的先决条件
第三节 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T作的发展阶段
一、奠定基础阶段
二、走向规范化阶段
三、全面铺开阶段
四、健全工作机制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共产国际对苏区青年工作的指导
一、指导中央苏区青年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二、指导中央苏区青年进行工作重点的转移
三、指导中央苏区青年进行维护党的领导权的斗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和传播
一、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特点
第三节 从革命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一、毛泽东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二、周恩来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三、朱德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群众团体中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 农民组织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一、农民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
二、农民组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妇女组织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一、妇女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
二、妇女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工会组织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一、工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
二、工会组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少共国际师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的组成
二、少共国际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
三、少共国际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军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 军队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
一、古田会议的内容
二、古田会议的原则
三、古田会议对人民军队的政治指导
四、古田会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红军政治工作条例建设
一、《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的主要内容
二、《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的主要作用
第三节 反“围剿”战争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反“围剿”斗争概况
……
第五章 学校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第六章 党政机关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第七章 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特征及作用
第八章 中央苏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