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三联精选 飞鸟集
0.00     定价 ¥ 39.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8072337
  • 作      者:
    泰戈尔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松风,原名刘锋,别名晓风。先后从事英语专业及大学英语教学和编辑出版工作,编审。业余英美文学译者、英美诗歌研究者。主要译作有《傲慢与偏见》(1996),《龙子》(主译,1998),《二十世纪美国抒情散文精华》(合译,1991)等。诗歌译作散见于《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诗刊》《诗歌报》《当代外国文学》《王尔德全集·诗歌卷》等。曾获戈宝权文学翻译奖一等奖、西部文学奖翻译奖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成长中的泰戈尔

 

 

泰戈尔的诗行,一向高朋满座。

春和景明的诗句间,多的是不请自来的读者,落英缤纷的子弟,及络绎不绝的争议。这不可谓不殊圣。诗乃法器一种。勾起争议是魅力,在任何时代都能持续引发巨大争议,则是一种魔力。

百年来,世人用各种误会的方式爱着泰戈尔。这位有着圣人面相的潮流之子,他不属于在精致修辞和对句间表演特技的杂技大师,也绝非怀揣火药和新知的领袖斗士。意外的是,历史让他在一次次翻译和舶来中,扮演了比之更为鼓噪和深远的角色……

 

 

迎神与驱傩

 

多年以后,泰戈尔卧床不起,依然记得在中国度过的那次生日[1]。当晚的协和大礼堂名流云集、笑靥交映,如同一颗芬芳夜明珠,引逗着京城一等一的才俊佳人。这个乱世中的曼妙之夜专为他而来。俏艳的陆小曼亭立在礼堂门柱前,积极分发着剧目册页。四方宾客怀揣新月社请柬款款而入。坊间交耳相传,为了排演这出泰戈尔名剧《齐德拉》,新月社同人们疯魔了几个周,从布景到服装、道具种种开支用度惊人。正式开场前,主席胡适操着黑白电影对白式的老派英语,致辞欢迎这位从印度远道而来的文学巨子,他手一抬,代表知识界慷慨送出十九幅名画和一方古瓷贺寿。欢呼声未平,他又郑重不失诙谐的宣布,梁任公今日给泰翁新取一中文名,竺震旦。来自崇拜者们的鲜花礼物掌声几乎让泰戈尔应接不暇,他彬彬有礼地起身上台致谢并发表演讲。紧接着,丝绒大幕徐徐拉开,冠绝无二的林徽因,初登台便惊艳四座,被赞“服装特出心裁,奇美夺目”[2]。戏台一亮,大鼎、神座、朱红殿柱,光是这梁思成匠心打造的布景就叫人凝神屏息。平日里惯于辞章间唱念做打的文人雅士今儿一个个扮上,演王子的是哈佛归来的张歆海,演爱神的是天生的爱棍徐志摩,林徽因饰演公主齐德拉,林长民则演春神,“父女合演,空前美谈”[3];王孟瑜、袁昌英、蒋百里、丁燮林等一众知识界能人在剧中龙套跑得不亦乐乎。随之登上历史舞台的,是以新月社和《晨报副刊》为中心的一圈崭新的知识分子类型。是夜,全剧从头至尾英文出演,单是林徽因之音吐佳妙,徐志摩之滑稽神情,就够报业津津乐道上好几个版面。不足一月以前,台上的这对年轻人陪同泰戈尔刚去法源寺赏过丁香,拍下了那张著名的合影,后世戏称“岁寒三友”[4]——林徽因若梅,徐志摩似竹,泰戈尔如松。


[1]参见侯传文《寂园飞鸟:泰戈尔传记》,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3页。

[2]“竺震旦诞生与爱情名剧《契玦腊》”,《国际公报》,1924年第2卷第26期,第5页。

[3]“竺震旦诞生与爱情名剧《契玦腊》”,《国际公报》,1924年第2卷第26期,第9页。

[4]参见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成寒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展开
目录

导 读 成长中的泰戈尔 戴潍娜

进一步阅读书目

作者生平及创作年表

飞鸟集

译后记 松 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