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
在婴儿能运用他的表达手段之前,他的敏感性导致了一种初步的心理结构的产生,但它并没有明显的表现。
使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是最幼小的婴儿已经有他自己的心理生活。因为在他幼小的身体上确实表现出实体化的现象。我们因而可以设想,人的心理隐藏在婴儿的孤弱无助的身体之中,这种早已有的心理发展尽管是无声无息的,但却是敏感的。
然而,这种观念并不是确切的。同样地,新生儿自身内部早已有了一种完全形成了的语言,但说话的运动器官还不能去表达,而所存在的仅仅是一种构建语言的倾向。这种观念同样适用于他的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语言是外部表现形式。婴儿具有一种创造的能力、一种潜在的能量,因此,能构建一个与他周围环境不同的心理世界。在这个方面,他将面临一些阻碍自己发展的冲突,面临一种保护自己的心理生活的斗争,尽管这种心理生活是无意识的和与实际联系很少的,但一些不可抗拒的结果将被看作为它的工作的最后成就。如果没有一个人帮助他,如果一种环境不准备接纳他,那么,他的心理生活就会处于连续的危险之中。我们可以说,幼儿在世界上是一个迷失方向的人。
在婴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婴儿完成的一些事情是如此的令人惊讶和不可思议。熟视无睹的习惯使我们成了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然而,一个儿童是如何从一无所知到使他自己适应于这个复杂的世界的呢?他是如何区分事物,并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而仅仅依靠生活奇迹般地学会一种语言的呢?他天真无邪和十分高兴地生活,丝毫不知疲倦。但成人的情况就不同了,他需要如此多的帮助才能使他自己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他必须努力工作才能学会一种新的语言,甚至他自己从幼年时就说的母语要臻于完善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只是在最近,我们才可能问自己:这样的发展依靠什么,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是如何发展的。
当我们说到意识的发展时,我们只能说到一种外表上显而易见的事实。只是在最近,我们才逐渐知道它的内部机制。现代科学采用两种方式来了解这种内部机制:一是研究影响身体生长的内分泌腺。这种发现引起了一种直接的和广泛的兴趣,对儿童健康的关注产生了非常实际的影响。另一种是对敏感期的研究。这种研究使我们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了更多的了解。
荷兰科学家德佛里斯(H. De Vries)德佛里斯(1848~1935),荷兰植物学家、遗传学家。在一些动物的生活中发现了敏感期的存在。但是,在我们的学校里,也观察儿童在他们自己家庭里的生活,第一次发现了幼儿的敏感期,并把它运用到教育工作上。
这些敏感期是与一些特殊的敏感性相一致的,这种敏感性可以在生物的发展过程中找到。它们是暂时的现象,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明确的特性。这种特性一旦获得后,相关的敏感性也就消失了。因此,每一种特性都是借助一种刺激的帮助而获得的,一种短暂的敏感性只能在一个特定的发展时期中出现,也就是说,在相关的敏感期中持续出现。
因此,发展并不是一些模糊的事情,一种不能改变的内部遗传,而是受一些短暂的本能细心指导的一种工作,从而带来了对一些确定的活动的渴望。但这些活动与同一个人在成人时期所从事的那些活动常常是截然不同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