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识药有方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之理?生了病,人们首先想到用药,面对这些家家都有的小东西们,我们到底了解它们多少?日常用药被难住了?虽说药品说明书是日常用药的好帮手,但有些人一看到密密麻麻的文字就犯晕。如何既抓重点,又避坑?研发人员真伟大,药物又出新形式,可谁来教教我们怎么用?
本篇中,药宝就带领大家学习新技能,正确识药,解决上述问题,帮助大家日常安全用药!
第一章 药物知识知多少
1.1 药物历史——小药片也有大历史
大家好!我就是药物化身——古老又年轻的药宝。说起我的故事,那可是七天七夜也讲不完,毕竟,药物的发展贯穿着世界文明的进程,我也是经历过从远古到现代的超长进化,并且还在努力获取新技能。
中华文明可谓“上下五千年”,那么,你知道药宝的“药”有多久的历史吗?药物是怎么萌芽的?又是怎么发展的?
药宝这就带大家穿越时空,看看药物是如何诞生,又是怎样走到了今天。
1.药物是何时萌芽的?
其实,早在远古时代,药物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里,并且与觅食密切相关。大家可以和药宝一起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
古人类小明摘下了一个果子吞掉,发现能填饱肚子,他就默默记下了这个果子能吃。而古人类小红薅起一棵草嚼吧嚼吧咽下去,居然口吐白沫昏了过去,小红发誓再也不吃长成这样的草了。古人类老王捕猎的过程中不幸摔倒,腿上擦伤一片,痛得直抽气,这时热心的古人类小嘎把路边的小草放到老王的伤口上。咦!居然止痛了!
原始时代的古人类正是在这种植物栽培、采集与食用或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具有止痛、催吐等功能,有些植物却是对人体有害的。到了渔猎时期,人类开始用动物药来治疗疾病。在原始社会的末期,随着采矿与冶炼的发展,矿物药也开始出现。而火与酒的出现,也为人类的药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可以说,人类关于药物的认识都是在医疗实践中产生的。目前的资料显示,*早记载的医学实践之一是在古巴比伦时代(公元前2600年),当时的医生是集巫师、药师、医生为一人。
2.人类关于药物的认识是如何发展的?
在文字还没出现的年代里,医药知识的传播只能依靠口耳相传。而文字出现后,人们则可以把药物的采集、产地、性状、功效等内容用书面的形式记载并分享给小伙伴们。
约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出现了十分重要的药学著作——《埃伯斯纸草卷》(Ebers Papyrus),书中共收集了800个处方、700 种药物。中国的《神农本草经》约于东汉初年成书,是世界上较早系统记载药物的专著,共收载了365种药物。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早的药学专著。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淮南子》中有记载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中国的医药相较于春秋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君、臣、佐、使的复方制剂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明朝李时珍编成的《本草纲目》在药物发展史上有巨大贡献,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插图1000余帧,药方11000余条,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在国际上有7种文字译本流传。
而在中国之外,古罗马医学家盖仑(Galenus,公元129—199年)认为疾病产生于血液、黏液、黑胆汁和黄胆汁的失调,因此可以通过把草药混合成复方进行调节,进而治愈疾病。这种复方制剂也被称为盖仑制剂,此后的500年都在西方医药学界得到应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