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 第3版
0.00     定价 ¥ 45.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11484882
  • 作      者:
    王廷才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目录

前言<br>第1章变频器的认识1<br>1.1变频器概述1<br>1.1.1变频器的发展1<br>1.1.2变频器的分类3<br>1.1.3变频器的应用5<br>1.2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6<br>1.2.1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机理6<br>1.2.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6<br>1.2.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起动7<br>1.2.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频制动7<br>1.3变频器的结构与主要技术参数8<br>1.3.1变频器的外形8<br>1.3.2变频器的基本原理结构9<br>1.3.3变频器的铭牌12<br>1.3.4主要技术参数12<br>本章小结13<br>习题113<br>第2章变频器常用电力电子器件l4<br>2.1功率二极管14<br>2.1.1功率二极管的结构与伏安特性14<br>2.1.2功率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5<br>2.1.3功率二极管的选用15<br>2.1.4功率二极管的分类16<br>2.2晶闸管16<br>2.2.1晶闸管的结构16<br>2.2.2晶闸管的导通和阻断控制17<br>2.2.3晶闸管的阳极伏安特性17<br>2.2.4晶闸管的参数18<br>2.2.5晶闸管的门极伏安特性及<br>主要参数18<br>2.2.6晶闸管触发电路..l9<br>2.2.7晶闸管的保护19<br>2.3门极可关断(GTO)晶闸管21<br>2.3.1CTO晶闸管的结构与<br>工作原理21<br>2.3.2GTO晶闸管的特性与<br>主要参数21<br>2.3.3GTO晶闸管的门极控制22<br>2.3.4GTO晶闸管的缓冲电路23<br>2.4电力晶体管(GTR)24<br>2.4.1GTR的结构24<br>2.4.2GTR的参数24<br>2.4.3二次击穿现象25<br>2.4.4CTR的驱动电路25<br>2.4.5GTR的缓冲电路26<br>2.5功率MOS场效应<br>晶体管(P-MOSFET)27<br>2.5.1P-MOSFET的结构27<br>2.5.2P-MOSFET的工作原理27<br>2.5.3P-MOSFET的特性27<br>2.5.4P-MOSFET的主要参数29<br>2.5.5P-MOSFET的栅极驱动29<br>2.5.6P-MOSFET的保护30<br>2.6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1<br>2.6.1IGBT的结构与基本<br>工作原理31<br>2.6.2IGBT的基本特性31<br>2.6.3IGBT的主要参数32<br>2.6.4IGBT的驱动电路33<br>2.7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CCT)33<br>2.7.1IGCT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3<br>2.7.2IGCT的特点一34<br>2.7.3ICCT变频器一35<br>2.8智能功率模块(IPM)36<br>2.8.1IPM的结构一36<br>2.8.2IPM的主要特点36<br>2.8.3IPM选择的注意事项36<br>本章小结一38<br>习题)'38<br>第3章交直交变频技术39<br>3.1整流电路一39<br>3.1.1不可控整流电路39<br>3.1.2可控整流电路40<br>3.2中间电路42<br>3.2.1滤波电路42<br>3.2.2制动电路43<br>3.3逆变电路44<br>3.3.1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44<br>3.3.2逆变电路的基本形式45<br>3.4SPWM控制技术46<br>3.4.1概述46<br>3.4.2SPWM控制的基本原理46<br>3.4.3SPWM逆变电路的控制方式48<br>3.4.4SPWM逆变器的调制方式49<br>本章小结49<br>习题350<br>第4章交一交变频技术51<br>4.1单相输出交&#8226;交变频电路51<br>4.1.1电路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51<br>4.1.2感阻性负载时的相控调制52<br>4.1.3输入输出特性53<br>4.2三相输出交&#8226;交变频电路54<br>4.2.1公共交流母线进线方式54<br>4.2.2输出星形联结方式54<br>本章小结"55<br>习题4一55<br>第5章高(中)压变频器56<br>5.1高(中)压变频器概述56<br>5.1.1高(中)压变频器的分类56<br>5.1.2高(中)压变频调速系统的<br>基本形式一57<br>5.1.3高(中)压变频器的应用57<br>5.1.4高(中)压变频器的技术要求58<br>5.2高(中)压变频器的主电路结构59<br>5.2.1晶闸管电流型变频器59<br>5.2.2GTO晶闸管电流型变频器60<br>5.2.3IGBT并联多重化PWM<br>电压型变频器一61<br>5.2.4ICBT三电平高(中)<br>压变频器一61<br>5.2.5五电平高(中)压变频器63<br>5.3风光JD-BP37/38系列高压<br>变频器简介一64<br>5.3.1JD-BP37/38系列高压<br>变频器的系统结构64<br>5.3.2JD-BP37/38系列高压<br>变频器的柜体结构66<br>5.3.3高压变频器的运行操作方式67<br>5.4高压变频器对电动机的<br>影响及防治措施一68<br>5.4.1输出谐波对电动机的<br>影响及防治措施68<br>5.4.2输出电压变化率对电动机的<br>影响及防治措施68<br>5.4.3共模电压对电动机的<br>影响及防治措施69<br>本章小结一69<br>习题5.一69<br>第6章变频器的接线<br>端子与功能参数71<br>6.1变频器的外部连接端子71<br>6.1.1主电路端子72<br>6.1.2控制板端子及跳线72<br>6.1.3控制端子的配线74<br>6.2变频器的主要功能参数及预置75<br>6.2.1变频器运行模式功能参数75<br>6.2.2变频器的运行功能参数76<br>6.2.3优化特性功能参数79<br>6.2.4变频器的保护功能参数82<br>6.3变频器的频率参数及预置83<br>6.3.1各种基本频率参数84<br>6.3.2变频器的其他频率参数85<br>本章小结86<br>习题687<br>第7章变频器的控制方式88<br>7.1U/控制88<br>7.1.1U/f控制原理88<br>7.1.2恒U/f控制方式的机械特性89<br>7.1.3对额定频率fN以下<br>变频调速特性的修正91<br>7.1.4U/f控制的功能92<br>7.2转差频率控制94<br>7.2.1转差频率控制原理94<br>7.2.2转差频率控制的系统构成94<br>7.3矢量控制95<br>7.3.1直流电动机与异步电动机<br>调速上的差异一95<br>7.3.2矢量控制中的等效变换96<br>7.3.3直角坐标/极坐标变换98<br>7.3.4变频器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98<br>7.3.5使用矢量控制的要求99<br>7.3.6矢量控制系统的优点和<br>应用范围100<br>7.4直接转矩控制100<br>7.4.1直接转矩控制系统101<br>7.4.2直接转矩控制的优势101<br>本章小结1叭<br>习题7102<br>第8章变频调速系统的<br>选择与操作103<br>8.1变频器的选择103<br>8.1.1变频器电压等级的选择103<br>8.1.2变频器容量的选择103<br>8.1.3依据电动机的类型<br>选用变频器104<br>8.1.4依据电动机的运行<br>方式选择变频器107<br>8.1.5依据负载的机械特性<br>选择变频器108<br>8.1.6变频器控制方式的选择113<br>8.2变频调速系统的主电路及<br>电器选择113<br>8.2.1断路器114<br>8.2.2接触器115<br>8.2.3传感器116<br>8.2.4输入交流电抗器117<br>8.2.5电源滤波器118<br>8.2.6制动电阻及制动单元l19<br>8.2.7直流电抗器120<br>8.2.8输出交流电抗器120<br>8.3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电路121<br>8.3.1变频器控制电路的主要组成121<br>8.3.2正转控制电路121<br>8.3.3正、反转控制123<br>8.3.4升速与降速控制124<br>8.3.5变频与工频切换的控制电路124<br>8.4变频器的程序控制125<br>8.4.1利用变频器的编程<br>功能进行程序控制l25<br>8.4.2多挡转速控制电路l26<br>8.4.3简易PLC运行功能126<br>8.5外接给定信号127<br>8.5.1频率给定信号的种类127<br>8.5.2选择给定方法的一般原则128<br>8.5.3频率给定线128<br>8.6变频器与PLC的连接129<br>8.6.1PLC概述129<br>8.6.2PLC与变频器连接时<br>要注意的问题131<br>8.6.3PLC与变频器连接实现<br>多挡转速控制133<br>8.7变频器"1控X"切换技术135<br>8.7.1"1控X"工作过程135<br>8.7.2"1控3"供水电路原理图135<br>8.8变频器与PC的通信136<br>8.8.1计算机与变频器的通信连接136<br>8.8.2SB70变频器的通信协议137<br>8.8.3变频器的数据格式137<br>8.8.4变频器的波特率l37<br>8.8.5变频器参数编址137<br>8.8.6通信中的数据类型138<br>8.8.7通信举例'138<br>本章小结'139<br>习题8"'139<br>第9章变频器的安装与维护141<br>9.1变频器的储存与安装141<br>9.1.1变频器的储存。l41<br>9.1.2装设场所141<br>9.1.3使用环境141<br>9.1.4变频器安装对电源的要求142<br>9.1.5安装方向与空间142<br>9.1.6安装方法'143<br>9.1.7接线'143<br>9.2变频器的抗干扰'147<br>9.2.1变频器运行对电网的影响147<br>9.2.2变频器对电网影响的抑制149<br>9.2.3变频器对其他设备的<br>干扰及抑制149<br>9.2.4电网对变频器干扰的防止150<br>9.3变频器的接地与防雷151<br>9.3.1变频器的接地'151<br>9.3.2变频器的防雷'152<br>9.4变频器系统的调试'152<br>9.4.1通电前的检查'152<br>9.4.2通电检查'153<br>9.4.3空载试验'153<br>9.4.4带负载测试'154<br>9.5变频器的维护与检查155<br>9.5.1维护注意事项155<br>9.5.2日常检查与维护155<br>9.5.3定期检查155<br>9.5.4零部件更换156<br>9.5.5变频器基本检测和测量方法156<br>9.5.6测量仪表简介157<br>9.5.7变频器主电路的测量158<br>9.6变频器的常见故障与处理160<br>9.6.1变频器常见故障诊断160<br>9.6.2变频器故障的处理163<br>本章小结'164<br>习题9-'164<br>第10章变频器应用实例165<br>10.1变频调速技术在风机上的应用165<br>10.1.1风机变频调速驱动机理165<br>10.1.2风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166<br>10.1.3节能计算。169<br>10.2空气压缩机的变频调速及应用169<br>10.2.1空气压缩机变频调速机理169<br>10.2.2空气压缩机加、卸载供气控制<br>方式存在的问题170<br>10.2.3空气压缩机变频调速<br>控制方式的设计171<br>10.2.4空气压缩机变频调速控制<br>方式的安装调试174<br>10.2.5空气压缩机变频<br>调速后的效益l75<br>10.3变频器在供水系统<br>节能中的应用"175<br>10.3.1恒压供水的控制目的175<br>10.3.2水泵调速节能原理176<br>10.3.3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176<br>10.3.4变频调速恒压<br>供水系统设计l78<br>10.3.5经济效益分析183<br>10.4中央空调系统的变频<br>技术及应用一184<br>10.4.1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184<br>10.4.2水泵节能改造的方案185<br>10.4.3节能分析一187<br>10.5中压变频器在潜油<br>电泵中的应用一188<br>10.5.1潜油电泵传统供电<br>方式的不足。188<br>10.5.2潜油电泵改为变频<br>调速的优点188<br>10.5.3潜油电泵变频调速<br>改造方案。189<br>10.6矿用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191<br>10.6.1使用矿用提升机系列<br>变频器的优点l91<br>10.6.2矿用提升机变频调速<br>系统的原理191<br>10.6.3变频调速系统对原<br>调速系统的改造192<br>10.6.4现场应用情况及运行效果l92<br>10.7变频器在液态物料<br>传输中的应用192<br>10.7.1液态物料上下传输系统组成<br>及其传输程序l93<br>10.7.2变频器控制液态物料<br>上下传输系统l93<br>10.7.3应用范围及效果195<br>本章小结195<br>习题10一195<br>第11章变频器技术实训l97<br>11.1变频器的基本操作197<br>11.2变频器运行操作模式及<br>基本参数设置201<br>11.3U/f控制曲线测试202<br>11.4外端子控制正、反转及<br>点动运行操作203<br>11.5变频器正、反转运行控制<br>电路安装与调试205<br>11.6变频一工频切换电路<br>安装与调试206<br>11.7变频器-PLC控制电路<br>安装与调试207<br>11.8综合实训209<br>附录一210<br>附录A森兰变频器210<br>附录B风光变频器224<br>参考文献23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