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一个被思想照亮的夜晚(涵芬学人随笔)
0.00     定价 ¥ 80.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0205634
  • 作      者:
    傅道彬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2-05-01
收藏
精彩书摘
  《一个被思想照亮的夜晚(涵芬学人随笔)》:
  在哈尔滨的太阳岛上,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虎园。这里饲养了上百头东北虎,个个体格健壮,生活无忧无虑,因为它们有足够的羊牛鸡鸭等活物作为美餐。可是有关专家在考察了这个虎园之后,竟然不承认那些动物的老虎属性,其理由是这些老虎基本上都是近亲结婚的产物,其品种已大大退化;另外,老虎野外生存的能力也已基本丧失,这些每天需要喂食的庞然大物如果放归山林,很难自己觅食,其命运是可想而知的。老虎是属于自然属于山林的,山林才是它真正的家园。虎性也只有在茂密的森林和深邃的大山里,才能展现出它仰天一啸山林震动的百兽之王的气派,依靠人工喂养的老虎至多是老虎的一种相似物。这样的结果多少令人失望,可这些老虎如果不属于虎,又算是什么呢?
  同样的担忧也体现在精神领域里。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一位颇有影响的教授不无担忧地说:“我们的学者正被圈养起来,与那些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一样,我们精神的力量正越来越变得孱弱,缺少生气,缺少自我觅食的能力。”因此,应该建立一种精神的野生领地,在这个领地里,思想自由地徜徉,思想者的自由与个性得到充分尊重,如同古希腊的智者时代与中国的春秋时代一样,精神创造不是功利的,而是充满了对人类对社会的关心与思考,充满了驳辩与问难的精神,同时也充满了宽容与理解的气氛。思想者需要回归精神的山林,在这个山林里,思想者将如同那些自由奔跑的野生动物一样,自我觅食,自己寻找精神的营养,而不是被喂养。惟其如此,才能充分享受精神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喂养的精神与喂养的野生动物一样,虽然饮食无忧,却没有自然的鲜活与生机,没有自然的生动与强健。
  海德格尔一直追问是谁把思想弄成了“哲学”,进而把“哲学”弄成了“形而上学”?思想本来是鲜活的、生动的,充满了对具体问题的关切,而我们看到的情况却是思想越来越陷入了技术的、形式的窠臼,成了一堆不食人间烟火的抽象名词。哲学究竟是书斋里的玄妙论证,还是生活世界里的具体思考?小圈子里的热闹,掩盖不了疏离生活的贫血与苍白,掩盖不了远离现实的虚弱与无力。哲学的技术化倾向已经越来越严重了,思想成了一门专业、一个学科、一种职业,成了逻辑推论高头讲章。思想与哲学不同,它应当是鲜活的、具体的、感物而动的。
  比起动辄洋洋万言的哲学著作来,我更喜欢网络上那些鲜活的评论文字,我最喜欢阅读的是每一个新闻事件后面那些作为跟帖的评论,它们似乎更能反映思想的丰富性、广阔性,展现思考的多维视角。尽管那些文字很少修饰,有时甚至是粗糙的,但是这些文字背后却跃动着率真与坦诚,这让我们更能体会思想的原始形式。世界有多丰富,思想就有多么丰富。有时候让人诧异,一件相同的事件背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法。这是坐在书斋里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的。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类文字是即兴的,粗粝的,只能说是精神的粗粮,但由于较少污染,我以为,更应当说是精神的绿色产品,它们不但让人有新鲜的感觉,同时让人产生某种激情,某种力量。
  思想家的缺席是理论的又一个悲剧。在技术化的时代,哲学也依靠技术的进步而进入批量的生产,结果,一方面是理论著作数量的激增,另一方面却是思想的匮乏。比如近年来在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诸如弱势群体保护及三农问题上,几乎看不到理论家们的身影,看不到他们对此所做的理论表述。也许有人会说思想家们是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但这样的辩解总让人疑心是在为精神的退缩而寻找借口。
  那些思想史上的伟人们,其实往往是宁可陷入理论的困境,也不愿回避现实的挑战的。许多思想家让人感动的不是其理论体系的完美,而是探索的惊人勇气。孔子的思想就充满了矛盾困惑,有时候甚至让人觉得好笑,但是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却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思想是路
仰望星空
思想是路
重操乡音
放归精神的山林
光的隐喻:文学照亮生活
午夜独坐深山中
雪花盛开的时节
千尺井下大学梦
八十年代我读过的三本美学著作
文学人类学: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方法?
古典文学研究的“二重证据”与“三重证明”
王府深处有文章
《文学遗产》与八十年代的“思想启蒙”和学术示范
堂堂溪水出前村——《文学评论》与我的文学思想启蒙
唯有读书声最佳

第二编 人迹板桥霜
尧舜的史诗性书写与英雄之死
周公恐惧流言后
风雪乾溪楚灵王
《左传》的政治流亡者形象
庄子的漆园与伊壁鸠鲁的花园
苏格拉底与商鞅
一个被思想照亮的夜晚
一缄书札藏何事——读《谕儿锺书札两通》
夕阳黄昏里的陈寅恪
最后的昆仑
君子之于学也——《张舜徽壮议轩日记》读后
吾离后人近,而离今人远——张舜徽先生及其《爱晚庐随笔》
夜雪孤灯读萧红
东风化雨昙华林——我的导师石声淮教授
夜窗风雪一灯青——忆吴忠匡教授
文学批评的思想家原则
……

第三编 文化是以诗开篇的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