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德树人,思政教育;2.准确定位,联系实际;3.夯实基础,整体优化;4.注重衔接,合理区分;5.体现传承,突出特色;6.与时俱进,纸数融合;7.创新形式,提高效用;8.突出实用,注重技能;9.立足精品,树立标准;10.三点兼顾,有机结合。
上篇 总 论
第一章 绪论 / 2
第一节 中药与中药鉴定学 / 2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产生和发展 / 4
第二章 中药真实性鉴定 / 9
第一节 本草考证与中药真实性 / 10
第二节 真实性鉴定的经典方法 / 12
第三节 真实性鉴定的现代技术 / 17
第三章 中药有效性鉴定 / 24
第一节 中药有效性与药效物质基础 / 24
第二节 中药有效性与中药质量标准 / 31
第四章 中药安全性鉴定 / 37
第一节 中药安全性鉴定技术与方法 / 37
第二节 安全性与中药毒性成分 / 39
第五章 中药材质量变化规律与质量调控 / 41
第一节 中药材质量变化规律 / 41
第二节 中药材质量调控 / 43
第六章 中药材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 49
第一节 中药材资源 / 49
第二节 发现中药新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 50
第三节 中药资源的保护 / 51
下篇 各 论
第七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 54
第一节 概述 / 54
第二节 常用中药材 / 57
第八章 茎木类中药 / 167
第一节 概述 / 167
第二节 常用中药材 / 169
第九章 皮类中药 / 180
第一节 概述 / 180
第二节 常用中药材 / 182
第十章 叶类中药 / 196
第一节 概述 / 196
第二节 常用中药材 / 198
第十一章 花类中药 / 205
第一节 概述 / 205
第二节 常用中药材 / 206
第十二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 216
第一节 概述 / 216
第二节 常用中药材 / 218
第十三章 全草类中药 / 255
第一节 概述 / 255
第二节 常用中药材 / 256
第十四章 藻、菌、地衣类中药 / 279
第一节 概述 / 279
第二节 常用中药材 / 280
第十五章 树脂类中药 / 287
第一节 概述 / 287
第二节 常用中药材 / 289
第十六章 其他类中药 / 294
第一节 概述 / 294
第二节 常用中药材 / 294
第十七章 动物类中药 / 301
第一节 概述 / 301
第二节 常用中药材 / 304
第十八章 矿物类中药 / 331
第一节 概述 / 331
第二节 常用中药材 / 335
中药材笔画索引 / 343
中药材拉丁名索引 / 346
植(动)物拉丁学名索引 / 351
主要参考书目 / 358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