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中的道路工程,包括园路线形、园路结构和铺装等的设计与施工。园路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络一样,是贯穿全园的交通网络,是联系各个景区和景点的纽带与风景线,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西欧古典园林,如凡尔赛宫公园,讲究平面规整、几何对称。同时,园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造景要素,它蜿蜒起伏、寓意丰富,精美的铺地图案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考古发现和出土文物来看,我国铺地的结构及图案均十分精美,如战国时代的米字纹砖、秦咸阳宫出土的太阳纹铺地砖、西汉遗址中的卵石路面、东汉的席纹铺地、唐代以莲纹为主的各种“宝相纹”铺地、西夏的火焰宝珠纹铺地、明清时的雕砖卵石嵌花路及江南庭园的各种花街铺地等。在古代园林中,铺地多以砖、瓦、卵石、碎石片等组成各种图案,具有雅致、朴素、多变的风格,形成了我国园林艺术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以及新材料的应用,如彩色水泥混凝土路面、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透水透气性路面等,为我国园林增添了新的光彩。
2.1.1园路与铺装的作用
园路和一般城市道路的不同之处在于,园路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景观上的要求:组织游览线路,引导游人到景区,沿路组织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也是观赏对象,园路和广场的铺装、线形、色彩等本身就是园林景观的一部分。除此以外,园路的走向对园林的通风、光照、环境保护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实用功能上,还是在美观方面,园路和铺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划分空间
在公园中常常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功能不同的景区,同时又通过园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其中游览程序的安排,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利用组成底界面的功能,来构成园林空间、格局和形态,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是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给思想和情感所带来的感染力,这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园路能起到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向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
2) 组织交通
园路可以对游客进行集散和疏导,为园林绿化施工、建筑维修、养护、管理和运输提供通道。此外,公园运行中的一些日常工作,如安全、防火、职工生活、公共餐厅、商店等都需要园路来衔接。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综合考虑;对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3) 丰富景观
2园路及铺装工程园路优美的曲线和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能强化视觉效果,使游人通过视觉产生心理效应和环境感受。通过引导和强化,对游人的活动进行组织,表达不同的主题立意与情感。园路与周围的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因景设路”,而且“园路得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4) 组织排水
园路可以借助其边缘或边沟组织排水,一般园林绿地要高于路面,方能实现以地形排水,园路汇集两侧绿地径流后,利用纵向坡度即可按预定方向将雨水排出。另外,园路不同的结构形式也有利于道路的组织排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