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柳亚子文化人格的生成
第一节 文化与人格
一 文化对人格的模塑
二 人格是文化的积淀
第二节 文化人格的生成机制
一 文化心理
二 社会家庭
三 社会实践
四 主体选择
第三节 柳亚子文化人格的生成
一 地域文化传统
二 家庭环境
三 学校教育
四 社会实践
五 主体选择
第二章 柳亚子文化人格的传统底色
第一节 忧患意识
一 柳亚子忧患意识形成的原因
二 柳亚子忧患意识的内容
三 柳亚子忧患意识的特点
第二节 出仕情结
一 “文学不过结三千年之旧局,而政治则足以自开生面”
二 “我是中国第一流的政治家”
三 “人是政治的动物,不能脱离政治而生存”
四 “亚子颇天真,十足名士气”
五 “书生谋国究何成”
第三节 士道之尊
一 自觉的被养意识
二 以道抗势
三 士道持守的限度
第四节 崇尚气节
一 表彰节烈
二 严究失节
三 砥砺成德
第五节 名士风流
一 雅人深致
二 狂放不羁
三 慕义率真
第三章 柳亚子文化人格的现代新质
第一节 政治趋新
一 不断追逐时代社会思潮
二 民主共和理想的坚定守望者
第二节 道德趋新
一 平等观念
二 国家精神
三 国民性改造思想
第三节 文化趋新
一 “文学是善于变化的东西”
二 “复古等于不通”
第四节 法律趋新
一 对现代西方法律知识的一知半解
二 一定程度的法律维权意识
第四章 传统与现代张力的消解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政治张力的消解
一 对现代政治的传统解读
二 对现代政治的传统应对
第二节 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张力的消解
一 新人新道德
二 旧人旧道德
第三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张力的消解
一 “旧囊新酒”
二 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第四节 传统法律与现代法律张力的消解
一 法律审判其名,道德审判其实
二 法律弹性其名,传统人治其实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