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痕泥印集》:
“科技兴州,教育为本”,这是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战略决策。加快大理州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引起各级领导和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和重视。作为民族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将自己调查和考虑到的一些有关民族教育的问题写下来,权作引玉之砖,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和同仁。
(一)治穷须治愚是几十年民族工作实践得出的结论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繁荣和文化的振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摆脱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各族人民,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从昔日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同步进入社会主义的各族人民,以不同的速度发展着各自的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民族干部队伍和科技队伍迅速成长壮大。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但是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过分强调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自觉不自觉地陶醉于各少数民族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的喜悦,而不下大功夫去认真研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并正确运用的问题。所以,今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支援和救灾救济款不能算少,但时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一些民族地区的温饱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有些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仍然缺乏各类专业人才,许多自然优势没有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多少改善。相反,掠夺性的开采和人为的破坏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山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山头脱帽子,山腰掀被子,山底泻肚子,田里盖沙子”的情形随处可见。“越穷越砍树,越砍树越穷;越穷越生娃娃,越生娃娃越穷;越穷越不读书,越不读书越穷”的恶性循环状况也不鲜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科学技术到了深山峡谷、穷乡僻壤就像山泉流进沙滩,没有显示出应有的的威力和效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基石是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但由于历史的、自然的诸多原因,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仍然存在。相反,因为起跑线不同,某些方面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列宁曾经说过:“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民族都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他们选出了自己的人民代表参与了国家的管理。但要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法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没有坚实的文化科学知识作基础是难以办到的。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