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编剧学领域的前沿动态,结合案例剖析编剧行业的得失成败。
贯穿古今戏剧艺术的分析解读,探寻成为一名好编剧的多种可能。
一名编剧出道执业,要修炼怎样的“内功”与“外功”?
饮食元素,何以成为《觉醒年代》的一大亮点?
戏剧同时以人为创作手段和目的,在众多艺术门类中,与人的关系最为紧密。编剧老师所面临的并不只是讲授艺术语言语法规则那么简单。刚刚走出中学校园的稚嫩学子,开始学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时,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除专业规则和技能技巧之外,大多与对世界和生活的了解与感受息息相关。
如果我们把一个作品比作一个人,那么作品的审美趣味、主题立意就是这个“人”的灵魂,能够塑造“灵魂”的能力“不可教”或者应该说叫“教不了”,只能引导。而情节、人物、结构、场景等元素组成的编剧技巧则是这个“人”的外在躯壳,属于“可教”。前者是编剧的“内功”,后者是编剧的“外功”。
中国文艺作品中出现的饮食元素往往有更深层次的含义——“不单单是满足口腹之欲,它常常包含着中国人对事物的理解和悟出的人生哲理。”同为中国文化语境范围内的国产电视剧文本不仅继承用饮食承载观念与哲思的衣钵,并且随着编剧创作的实践与发展,探索出了更多让饮食元素巧妙地发挥重要作用的方法。
戏剧评论
《五女拜寿》成为戏曲经典剧目的经验 / 朱恒夫
用带血的刀子割开自己,割开世界
——读萨拉·凯恩 / 李宝群
“悬崖”边的抒情与探寻
——评历史剧《董其昌》 / 吴韩娴
编剧教学
戏文专业本科教学问题与应对初探 / 于利平
编剧教学中的“内功”与“外功” / 严程莹
编剧学与导演学双向“互为”的创作与创造教学研究 / 黄 岳
“双一流”建设格局下专业戏剧教育中写作课程教学体系的坚守与建设 / 胡 薇
英国戏剧编剧教学现状研究 / 曾夏琰 彭涛
剧本元素训练中的可量化元素划分 / 郑 欣
戏曲编剧
从英雄传奇到革命样板:对京剧《智取威虎山》文本创改过程的省察 / 黄静枫
从《罗衫记》到《白罗衫》看戏剧观念的嬗变
——关于白先勇版《白罗衫》的改编策略 / 田 语
影视编剧
罗伯特·麦基电影编剧理论中的硬核故事观 / 蔡兴水
从文学到电影:关于改编观念、理论及模式、方法等的思考 / 万传法
“抒情”“造境”“立意”
——浅析中国电影意境的叙事特征 / 刘 思
探析饮食元素在《觉醒年代》编剧手法中的运用 / 陶倩妮
创作谈
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的创作笔记 / 王宏 张军
戏剧改编
田沁鑫戏剧改编的文本转译与价值重构 / 段 沛
从“游戏”到“游戏IP改编剧”
——以游戏《仙剑奇侠传》到电视剧与舞台剧的剧作改编为例 / 周悠影 赵之歌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