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大唐尚书
0.00     定价 ¥ 62.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7738801
  • 作      者:
    徐校雄
  • 出 版 社 :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从玄宗文胆到旷世隐士。古人的为官处世智慧,你一看就懂! 徐安贞者,信安龙丘人。尤善五言诗。尝应制科,一岁三擢甲科,人士称之。开元中为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上每属文及作手诏,多命安贞视草,甚承恩顾。累迁中书侍郎。天宝初卒。 本书以正史史料为基础,以长篇历史小说的形式,还原这位历史哲人的不平凡的一生……
展开
作者简介
徐校雄,湖南省平江县人。1985年毕业于湖南益阳师专历史系,1989年在湖南师范大学取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已出版《心存梦想》《毛泽东与平江人》《平江起义史略》《征程风雨问初心》等。
展开
精彩书摘

降生传奇
   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三月二十一日,浙江衢州龙丘县发生了一桩奇事。
   县令梁必正拂晓时做了个梦,梦见上司令他中午赶到离城十五里一个叫半潭村的地方去接朝廷命官。这个梦亦真亦幻,让他思索了好一会儿:如果这仅是一个梦,去了,没有那回事,那就白跑一趟;不去,朝官真的来了,他又大大的失礼。他年已四十,好不容易才当上个七品县令,若不小心得罪了朝廷命官,弄不好参自己一本,不仅官做不成了,反而有性命之忧。
   俗话说神鬼之事“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最后,他还是决定走一趟。反正半潭村是他的治下,即使没有迎到朝廷命官,也算深入基层、微服私访,况且,三月正是春和景明,莺飞草长的时候,胜日寻芳,应该别有一番风味。
   快到中午的时候,梁县令打马来到半潭村。
   半潭村位于衢江北岸,依山傍水,风景极为优美。衢江向东缓缓流去,两岸龙丘山余脉,像蛟龙一样向东蜿蜒而去。衢江与金华江汇合后称兰江,兰江与新安江交汇后称富春江,富春江行至杭州后,始称钱塘江。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因北方长期战乱,人口不断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杭州附近又产海盐,此时已发展成为南方重要的城市。就在此前一百多年,南朝文学家吴均曾溯富春江,留下了千古闻名的《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好一幅绝美的山水画!
   就在这条“蓝墨水”的上游,山水画中,梁县令一边骑着马,一边观赏着这无边光景,官场的争斗,衙堂的压抑,被眼前的风景一扫而光。他不禁心中暗想,能在此地为官,也算不枉此生。
   “劳驾,请问半潭村在什么地方?”正当梁县令陶醉在这美好春色之中的时候,他的思绪突然被打断,一个算命先生正向村边的一位老人打探。
   “这里便是半潭村,请问先生要到敝处谁人家里去?”半潭村民风淳朴,盲人来了,都乐于帮忙。
   “我是汤溪人,自小得病致盲,以算命为业。昨夜忽然梦见师父,催我今天到半潭村来迎秀才。”
   “迎什么秀才?”
   “师父没有说,只说迎了秀才重重有赏。”
   正说着,又一位算命先生走了过来。说是师父叫他来迎举人的。
   县令感到十分不解,为何他俩都做了类似的梦呢?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位算命先生走了过来。也说是师父叫他来迎探花的。
   “朝官,秀才,举人,探花……”梁县令一边念叨,一边思索着,试图解开这个谜。
   “轰隆隆一”突然间,晴空响起了两声惊雷。众人抬眼望去,只见天上云涛翻滚。不久,云端显现一个身着蟒袍玉带模样的人物,将一个巨大的带弧形的东西直插在依山傍水的一栋屋前。
   众人从未见过此物,不知是什么东西。只有梁县令明白,这是大臣上朝的朝笏。
   梁县令立即下马朝拜。众人紧跟着下拜。拜毕,天上瞬间云开日出。
   正在这时,屋内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鞭炮响过之后,喜报传来,徐公喜得孙子。  众人被邀请作为逢生干爷进堂,一起共进新生喜宴。
   “此子必有大富大贵!”县令暗想。随即赋诗一首:
   夜梦朝官乍诣门,
   轻车私访半潭村,
   天公降瑞朝笏现,
   报道徐家喜得孙。
   徐公名叫徐朝宗,年五十一岁。徐家是本地的望族,整个家族占龙丘人口的四分之一。徐公家有田五百余亩,家道相当殷实。徐公年轻时也曾苦读经书,想求取功名,成就一番事业,无奈命运不济,仅中个举人。
   在唐初,魏晋时形成的“九品中正制”仍然是国家选官的主要方式。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士族以家族为基础,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士族政治上拥有特权,高官要职被他们垄断;经济上拥有田庄,占有大量土地人口,同时还扩大了品官占田、占客、荫亲属等特权,官员及其家属可免除一切赋税徭役。一般称为庶族的中小地主则排除在国家统治体系之外,只能担任低级官吏。    腐朽奢华的生活、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在隋唐时期,开始采用科举制从庶族地主中选拔有能力的人进入统治阶层。但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人场券数额有限,国家许多重要职务,仍然把持在士族手中。
   虽说进入统治阶层的入场券十分有限,但科举制还是为庶族地主开辟了进入高层社会的途径,因此,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成为时人十分羡慕的事情。
   徐公只中了个举人,而在当时,秀才也是读书人中百里挑一的。中了秀才就有了功名,不仅皇粮国税全免,而且进入县衙见官可以不跪,如遇官司,

展开
目录
降生传奇
乃祖乃父
蒙童问道
九峰求经
三吴游历
守制结婚
长安赶考
六年蹉跎
基层起步
步人核心
步步惊心
超脱潜隐
五相追随
诗圣来投
百代享祀
附一:徐安贞生平考证
附二:徐安贞诗歌校注
附三:徐安贞生平梳理
附四:徐安贞任职正史记载
附五:金圣叹批注《闻邻家理筝》
为《大唐尚书》点赞
历史的高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