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序言
2001版序言
概论:国际现代建筑运动与中国现代建筑
一、国际现代建筑运动
二、现代建筑运动与中国现代建筑
三、中国现代建筑的语境
四、中国现代建筑师
五、中国现代建筑史的起始与分期
第一章 被动输入和主动发展:现代建筑之弱势起步,1920年代—1940年代
一、被动输入,西方建筑全面来华
二、主动发展,现代建筑弱势起步
三、八年离乱,现代建筑思想的深入
第二章 现代建筑的自发延续:共和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一、拉开建设的序幕
二、清除废墟建立秩序
三、现代建筑的自发延续
四、文物保护困于两全
五、被遗忘的新开端
第三章 民族形式的主观追求: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一、计划经济登路程
二、“一边倒”里看得失
三、苏联社会主义建筑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后果
四、探索民族形式从屋顶开始
五、宽松付出了沉重代价
第四章 技术初潮及理论高潮:“大跃进”和大调整时期,1958—1964年
一、从“双反”到“双快”
二、公社带来任务
三、首都十大建筑
四、放谈建筑艺术
五、澎湃技术初潮
六、全面调整时期的建筑界
七、域外建筑初试
第五章 革命性、地域性和现代性:“设计革命”和“文化大革命”中的建筑,1965—1976年
一、设计要革命的号召
二、全面停滞和局部前进
第六章 繁荣创作对千篇一律:拔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期,1977—1989年
一、新时期展开新背景
二、对建筑政治的反思
三、打开建筑界的门窗
四、对千篇一律的反弹
五、新时期展开新气象
第七章 设计市场和建筑创作: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型,1990—2000年
一、南方谈话的新动力
二、建筑设计市场初创
三、超越经典现代建筑
四、作品的外出和外来
五、迎接21世纪的花束
第八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应对:新世纪再启国际视野,2000—2010年
一、打开新视野寻求新答案
二、从实验建筑到平常建筑
三、对外来建筑师作品的观察
四、进入新世纪的绿色建筑概览
五、对和谐住宅的向往
六、世界瞩目的三大建筑项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现代建筑史大事年表(1949—1999年)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