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分身:元宇宙艺术的打开方式
0.00     定价 ¥ 89.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0171935
  • 作      者:
    高登科,柳志伟,李春光
  • 出 版 社 :
    中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荐购
编辑推荐

1.分身的代入感:分身即自我,分身即媒介。本书从影子、镜像、自画像、摄影术到元宇宙时代的数字分身,结合作品和案例,讲述了艺术创作媒介的演变,视角独特。

 

2.《分身:元宇宙艺术的打开方式》这本书中大量理论结合案例,融合哲学、生物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对元宇宙艺术的创作者、服务者、研究者和投资者,都极具参考和启发作用,本书可谓元宇宙艺术史的开篇之作。

 

3.《分身:元宇宙艺术的打开方式》这本书用哲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逻辑架构,来解构元宇宙艺术。有别于绝大多数元宇宙相关的书将“元宇宙”物化或概念化,本书将元宇宙放在人类感知与创造的发展脉络中,作为意识形态完善及提升的进阶阶段。

 

4.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睦作序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高登科: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学术主持,元宇宙艺术课题组负责人。主要研究中国艺术史、艺术与科学、美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参与创办民艺杂志《蜗牛》,2015—2017年策划北京国际设计周“民艺:转化的生机”系列论坛。编著《当艺术作为一种职业》《‘青果-京华’:清华学派青年艺术家第四次学术研究展作品集》等,在《装饰》《美术观察》《美术大观》《新美术》《艺术市场》《文化月刊》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柳志伟:博士,华科资本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资深金融投资专家。曾担任证券、信托、上市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金融领域拥有逾二十年经验,创造诸多投资管理的成功案例。柳志伟博士长期专注于高科技领域投资,组建专业团队深耕相关行业投资研究,目前已成功参与众多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量子科技等领域的投资项目,致力于培育优秀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柳志伟博士亦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工作,为推动高端人才培养、经济市场化和法制化进程作出重要贡献。

 

李春光:青年思想新锐,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现担任清华大学社会美育研究所学术委员,长期致力于具有东方特色的世界整合哲学与未来性理论的原创与传播;其作品聚焦于东西方学术碰撞与信息时代人类知识谱系演化的前沿领域,因而具有天然的跨学科特质与先锋性,是当今中国少见的聚焦未来性思想原创之作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元宇宙这个概念既是很多人想说清楚的,也是很多人想弄明白的。科学家想说清楚,因为这已经不是他们曾经认识的科学,艺术家想讲明白它,因为这已不同于他们以往了解的艺术。至于读者和更多的人们,他们更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进一步的认知科学,再一次的认知艺术,甚至期望艺术和科学能够被重新定义,并借此拓展他们深陷其中且习以为常的生活。如今元宇宙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为时间和空间敞开了大门,这种容纳不只针对了我们的现在,也针对了我们的未来,甚至针对了我们的过去。这些时空里曾存放着无尽的期待、寄托和想象,这些想象、期待和寄托有可能是传承性的,也有可能是颠覆性的,并且会引导我们不间断的超越已知的范围,进而达到那些未曾知晓的边界。这是元宇宙能够引人瞩目的主要原因。

 

  说元宇宙是一个已知的领域,这并不准确。说元宇宙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也并不恰当。元宇宙应该是一个建立在未知世界上的已知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建立在未知与已知之间的变换的世界,变换已知和未知的属性,让已知成为未知,让未知成为已知。变换时间和空间的属性,使时间成为空间,使空间成为时间。或许今后变换的世界将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以至于我们能够拥有一个崭新的过去,拥有一个古老的未来,甚至拥有一个无法描述和定义的现在。或许我们已经在改变了,而改变了的我们又在尝试改变这些改变本身。不是元宇宙能奈我何,而是我又能奈元宇宙何。

 

  不能只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做现实的事情,更不能只是在现实的世界中做虚拟的事情,因为这是对元宇宙简单化和概念化的理解。元宇宙已经永久性的消解了存在于现实和虚拟之间的隔阂,使得我们挣脱了来自这两个世界的双重束缚,我们也不再执着于其中的任何一方。虚拟不再是对现实的逃避,现实也不仅是对虚拟的实现,现实和虚拟的定义正在发生转换,现实可以成为虚拟,虚拟也正在变为现实。虚拟之所以为虚拟,是因为它的自由。现实之所以为现实,是因为它的具体。它们共同的存在价值,就在于相互揭示彼此。这是一种内在和外在世界间的相互照应,最好是能有更多的人懂得它。

 

  此书的作者是几位年轻人,他们正处于这个虚拟与现实交融的空间里,也处于这个艺术、哲学与科学交融的时代中,他们率先思考了“元”本身,进而思考了“宇宙”本身,从此进入了对于元宇宙理念和实践的本质思考。他们从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的意义入手,尝试分析它们的多重性、可变性以及不可知性,他们以现实世界的方式处于数字世界的时空当中。也许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身处在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世界里面,这样的研究,究竟是回归?是发展?还是本源的艺术、哲学和科学。

                                                                                 李 睦

                                                                                2022年9月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分身的潜能:自我的“图层”序列

第一节  认识你自己:自我与镜像 005

一、影子:洞窟壁画中的寓言 005

二、镜像:形象脱离影子之后 008

三、自我与镜像的反转 014

第二节  自我景观化:图像漫游者 021

一、显影:光之人 022

二、定影:自我的定格 023

三、重影:多重曝光 030

第三节  自我即分身:影像的迷宫 034

一、自我即媒介 035

二、生命的未来图景 036

三、上载与上坠 038

 

第二章 分身的观念:技艺之火的蔓延

第一节  分身的观念与视觉的技术化 047

第二节  画家之手与镜头之眼的分离 049

一、从透视法到摄影术 049

二、镜头之眼的新时空 052

第三节  技术物与身体的延伸  056

一、所有演示之母 056

二、蜂鸟与磁铁 060

第四节  虚拟现实的千身千面 064

一、重组的现实 064

二、再入“洞穴” 068

第五节  艺术世界的分身与元宇宙 074

一、元宇宙重塑的艺术世界 074

二、火焰中的重生? 079

 

第三章 分身的媒介:忒修斯之人终归何处

第一节  分身即媒介 088

一、只缘身在比特中 089

二、人人都是了不起的小蚂蚁 091

第二节  分身的时空之旅 095

一、时间是一场幻觉吗 096

二、时空的无尽纠缠 099

第三节  分身的景观世界 101

一、像素“超本质” 102

二、帧数“加速度” 105

第四节  我是谁 108

一、“我”的改变与扩展 111

二、从多感官体验到超感官体验 114

三、原子还是比特 116


第四章 重塑分身:艺术分身的 N 种形式

第一节  Web 3.0 与分身的形式 125

第二节  社交媒体的虚拟人 129

一、初始的数字分身 130

二、虚拟文化下的新偶像 135

第三节  元宇宙搭建热下的造物者 142

一、从《第二人生》到“月球漫步”144

二、从“人民城寨”到“动森艺术祭” 148

第四节  元宇宙的“物”——NFT与元宇宙关怀 153

 

第五章 虚拟肉身:分身与数字世界的互动

第六章 无限分身:光、黑盒子与莫比乌斯空间

附录一  元宇宙中的“分身”:哲学、科学与伦理起源 223

附录二  元宇宙美育实践手册 295

附录三  分身:元宇宙艺术思想地图 333

专家推荐 33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