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内容提要
饲料是现代养殖业的重要物质基础,饲料成本关系到动物生产效率和效益,科学合理配合饲料、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直接影响饲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动物产品安全稳定供应。本章详细介电子教案课件绍了国内外配合饲料工业发展的概况和趋势,阐述了配合饲料的概念和分类。
学习目标和要求
1.了解国内外配合饲料工业发展概况和趋势。
2.掌握配合饲料的有关概念。
饲料占动物生产成本的50%以上,是饲料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畜牧饲料业发展进入新常态,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低速增长,饲料产量持续稳定增长,质量稳步提升,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支撑产业优势明显,科技力量不断增强,饲料科技正朝着精准化、动态化、无抗化、环保化、加工智能化方向发展。饲料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动物产品安全稳定供应,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和饲料工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配合饲料工业发展概况与趋势
一、中国饲料工业发展概况
中国饲料工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和独立的学科。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始终与动物营养及饲料科学的发展同步。现代发展以改革开放为转折点而迅速进步并逐渐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未来的中国饲料工业将可能利用数十年时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并被应用于饲料研究,尤其是19世纪和20世纪国外先进的动物营养研究成果的引入,我国的饲料科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以来,是我国饲料工业快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使饲料工业充满无限生机,伴随着饲料工业体系的建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迅速发展,牧草、秸秆等粗饲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开展及饲料科学体系的建立,使饲料科学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我国饲料工业的健康、良性和长足发展
1978年我国工业饲料仅生产几十万吨,1983年发展到800万t,2021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为29 344万t,全国10万t以上的规模饲料生产企业957家,全国有14家生产企业年产量超过50万t,年产百万吨以上的规模饲料企业集团39家,其中有6家企业集团年产量超过1000万t。2021年配合饲料产量为27 017.1万t,浓缩饲料产量为1551.1万t,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为663.1万t。分品种看,猪饲料产量为13 076.5万t,蛋禽饲料产量为3231.4万t,肉禽饲料产量为8909.6万t,反刍动物饲料产量为1480.3万t,水产饲料产量为2293.0万t,宠物饲料产量为113.0万t,其他饲料产量为240.5万t。中国配合饲料产量在世界排行第一位,饲料工业总产值达12 234.1亿元,饲料工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饲料工业的不断进步,强有力地支持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人民营养膳食水平。
扩展1-1
(二)饲料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种结构趋于合理
1990年的饲料产品主要是猪和鸡料等少数几个品种,目前已发展为所有养殖动物,包括观赏动物、实验动物、宠物、特种经济动物在内的几十个系列200多个品种。饲料产品中,猪料占38%,肉禽料占26%,蛋禽料占24%,鱼虾料占9%,其他动物料占3%。饲料报酬的各项指标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猪料的耗料增重比为(2.6~3.1)∶1,肉鸡料的耗料增重比为(1.8~2.0)∶1,蛋鸡料的耗料蛋重比为(2.4~2.6)∶1,淡水鱼饲料饵料系数为1.5~1.8。大型饲料加工企业的产品合格率一般都在95%以上。
(三)饲料原料工业和添加剂生产快速发展
除了常规饲料原料的开发利用更加充分合理外,油料加工副产品等原料也被开发作为非常规饲料原料,并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中。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把发展饲料添加剂列为化学工业新的增长点,饲用维生素等多种饲料添加剂的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1999年饲料添加剂产量为0.9万t,到2020年增加到1390.8万t,实现超过千倍的增长。目前饲料“禁抗”、养殖限抗时代全面来临,饲料添加剂产业走向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新阶段。2021年全国饲料添加剂总产量为1477.5万t,其中单一饲料添加剂产量为1367.9万t,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量为109.6万t,氨基酸和维生素产量分别为425.5万t和177.3万t,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产品产量均较快增加。
扩展1-2
(四)饲料机械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
饲料机械制造业作为饲料工业的分支产业,伴随着畜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饲料机械设备主要包括输送设备、粉碎设备、混合设备、制粒设备、秸秆类粗饲料加工设备等。主要的技术分为粉碎加工、储存处理、配料及混合成品加工技术等。全国知名的饲料机械加工企业发展为80多家,大型饲料机械加工企业主要聚集在江苏省和四川省。目前饲料机械制造企业正在向规模化、专业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部分企业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饲料加工机械与电子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监测技术、网络紧密结合,使加工设备更高端化,质量更过硬,更加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五)饲料工业的标准化是我国饲料业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
实施饲料质量安全标准是建设现代饲料工业的重要手段,是增强我国饲料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对我国养殖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986年4月我国正式成立“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是结束我国饲料工业无标生产的里程碑,1999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饲料工业已进入法制管理轨道。截至2016年,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饲料标准一共有556项,为规范我国饲料产品生产及各个流通环节的产品质量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国外饲料工业发展概况
国外饲料工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饲料工业在近代和现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带动了畜牧业乃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200多年来,由于近代和现代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在西方国家的迅速兴起,尤其是对饲料营养价值和饲养标准的研究推动了饲料工业、牧草业等的蓬勃发展,使得饲料工业迅速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饲料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875年,John Barwell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沃基根市创建了全球第一家饲料厂BlatchFord’s,生产犊牛饲料,它的建立标志着世界饲料工业的开始。但当时由于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特别是对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局限性,其饲料产品只考虑了干物质和可消化总养分两项质量指标。
从世界上第一家饲料厂建立到20世纪初期是饲料工业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饲料加工设备不断出现。从19世纪70年代欧洲研制出对辊式磨粉机开始,到1909年S.Howes公司制造出分批卧式混合机,1911年英国的Sizer有限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商品制粒机,以及以后立式混合机、糖蜜饲料制粒机的相继问世,标志着饲料加工能力不断得到增强。这一时期也是饲料原料种类逐渐得到开发和应用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养殖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0世纪40年代,专业化的畜牧业,尤其是养鸡业的产生,促进了美国的饲料工业发展。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出现过建设特大饲料厂的趋势。1950年,美国配合饲料产量已达2600多万吨;日本1960~1970年配合饲料产量由243.3万t增加到1499.7万t。2021年美国饲料产量为2.32亿t,仅次于中国,稳居第二。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饲料工业进入全国*大的20个工业部门之列。饲料工业的电子计算机化于1975年实现。到了80年代,美国的饲料工业基本上是一门成熟的工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饲料原料不断丰富配合饲料,玉米蛋白粉、肉骨粉、亚麻饼粉、苜蓿粉、骨粉等在畜禽生产中得到应用。当今世界所用的主要大宗饲料原料在当时均被开发出来并得到了应用。由此,世界饲料工业走向了稳定发展阶段。
三、配合饲料工业发展趋势
21世纪以来,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需要更大规模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对提高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更为强烈,迫使我们更关注畜产品乃至饲料产品的质量。伴随着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配合饲料工业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一)饲料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和现代化发展
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饲料工业高利润时期已不复存在,那些生产规模小、无核心竞争力、资金缺乏和产品雷同的企业必定会退出市场。今后的饲料企业数目以减少、收购、兼并、托管等多种形式进行的资源重组将日益普遍,产业化生产和规范化经营管理模式将是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式。在这样大型的饲料企业中,除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和品质管理以外,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不断引入。
(二)饲料配方设计更科学和精准
随着精准饲养理念的不断深入,动物营养需要量的研究和预测进一步朝着动态、准确化方向发展,各种动物营养需要、饲养新标准、饲料营养成分和其他营养参数也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例如,在奶牛饲养中,使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提出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新体系,可使原料的选择及营养成分的搭配更具针对性。
(三)饲料产品种类更加多元化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及动物营养科研新成果的不断出现,多元化的饲料产品正在不断涌现。在我国,饲料的生产和研发也大都围绕猪用和禽用,而随着牛羊肉、水产品和奶制品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饲料品种的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动物营养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精细,这也促使饲料企业开发更多样化的饲料新产品。例如,将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天然抗氧化剂等功能性物质,通过饲料加工过程添加到饲料中,可以生产富含功能性成分的饲料。
(四)绿色安全是饲料产品生产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与健康的进一步关注,饲料工业要不断发展高新技术迎接这一挑战,而动物食品安全的关键是饲料安全。各种违禁药物和添加剂将严格禁止在饲料产品中使用,特殊用途的饲料添加剂将按饲料添加剂使用规程进行管理和监督。饲料原料的有毒有害物质、微生物污染也将通过科学的品质管理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行业进一步完善了饲料工业标准,健全和更新了饲料法律法规。此外,还需认真研究和学习国际上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饲料产品质量标准,以保证饲料的安全、高效和绿色。
(五)非常规饲料原料资源不断开发
现代动物营养科学和饲料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可高效解决饲料中各种潜在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问题,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各种饲料资源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过去不能使用的各种非常规饲料原料,如轻工业副产品、动物性下脚料及草叶粉类饲料原料等,通过多种方法适当处理,可以减少原料中的抗营养成分,改善饲料原料的物理特性,作为非常规饲料原料添加到饲料中,满足营养需要,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节 配合饲料学的内容与任务
一、配合饲料学的内容
配合饲料学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不仅汇集了动物营养领域基础学科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而且涵盖了饲料机械加工工艺、兽医药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企业管理等多学科知识,是整合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配合饲料学的内容注重从原料到生产加工到产品的整个过程及其品质控制,原料按照国际饲料分类法分别介绍了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及其品质鉴定;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方法是进行产品设计的基础,结合饲养标准和生产实践可分别设计猪、家禽、反刍动物、水产动物和宠物的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料配方产品。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配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