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实用老年健康保健指导
0.00     定价 ¥ 49.8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30675460
  • 作      者:
    韦长元,曾志羽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精彩书摘
第一章绪论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
  第1节老龄化社会
  案例1-1
  范某,普通职工,父母均已退休在家,家中有86岁的祖母和92岁的祖父需要人照顾。范某父母的身体也不好,经常到医院就诊和取药。范某既要忙于工作,还要操心即将高考的儿子,老人一生病,自己便要单位、医院两头跑,十分辛苦。如何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是范某苦苦思索的问题。范某想请保姆照顾老人们,但经济负担较重,并且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
  问题:1.简述范某家的家庭特点?
  2.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
  一、人口老龄化
  (一)定义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世界卫生组织( WHO)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判断是否为老龄化社会,一是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二是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
  (二)老龄化社会的划分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间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它是过去和当
  前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的综合作用,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随着老年人口总数的增加,社会中的老年人口总数比例不断上升,形成“老年型人口”或“老龄化社会”。 WHO对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有两个标准,见表1-1。
  表1-1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
  1.发达国家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及以上,定义为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国家或地区)。
  2.发展中国家的标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10%及以上,定义为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国家或地区)。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 14.43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18.29%,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12.69%。与此同时,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的比例高、增长快,导致老年长期照护人员需求激增。
  1.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且发展迅速我国人口基数庞大,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除西藏外,其他30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7%,其中,12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突破3亿,2050年将达到4.8亿。庞大的老年人口,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我国的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剧,关注和重视老龄化问题已刻不容缓。
  2.我国各地区老龄化发展不平衡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东部沿海地区老龄化程度昀高,中部次之,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昀低。城乡之间的老龄化发展也存在差异。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速度都高于城市。
  3.未富先老,经济压力巨大发达国家先有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充分积累,然后才进入老龄化社会,即“先富后老”,国家有足够的物质条件解决养老问题。而我国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因此,要解决众多人口的养老问题还缺乏雄厚的物质基础。超前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将对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带来沉重的压力。
  三、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1.给社会养老带来挑战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速快,因此社会养老资源的需求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农村老年人一旦失去劳动能力而子女又没有能力赡养或无子女赡养时,就需要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机构来承担养老任务。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给家庭赡养功能带来挑战老龄化导致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家庭养老功能被削弱。传统社会的家庭中往往是老年人少而子孙多,现代社会的家庭中则是老年人多而子孙少,这种家庭结构会给家庭养老带来极大压力。其中,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
  (二)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数量昀多、老龄化速度昀快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难度大、任务重。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份《规划》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规划》不但明确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而且从5个方面部署应对人口老龄
  化的具体工作任务,对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大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是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通过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优化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格局,稳步增加养老财富储备。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水平。
  二是改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有效供给。通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提高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确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人力资源总量足、素质高。
  三是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四是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技术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全面提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智能化水平。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撑力度,加强老年辅助技术研发和应用。
  五是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法治环境,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构建家庭支持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形成老年人、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第2节衰老的概念与机制
  老化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个体自出生到成熟期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衰老或衰弱的过程。人们不可违背这个规律。但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健措施可以有效地延缓衰老、降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一)衰老的概念
  衰老(aging,senescence)是正常的生理老化现象,衰指形体衰退;老指老化。衰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形态方面的各种老化征象,导致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减退,即机体各器官功能普遍且逐渐降低的过程。
  衰老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生理性衰老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出现的生理性退化,是人体在体质方面随年龄而发生的变化,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规律。病理性衰老是内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使衰老现象提前发生,又称早衰。此外,还有一种衰老现象,称为心理性衰老。心理活动是比生理活动更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但由于各种原因,人的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的衰老并非同步进行,先出现“未老先衰”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机体的整体功能,是心理性衰老的表现。
  在生物学上,衰老是生物随着时间推移的必然结果,它是复杂的自然现象,表现为结构的退行性变化、功能的衰退以及适应性和抵抗力的减退。
  在生理学上,衰老是从受精卵开始一直持续到老年时期的个体发育过程。
  在病理学上,衰老是应激和劳损、损伤和感染、免疫反应衰退、营养失调、代谢障碍以及滥用药物等积累的结果。
  在社会学上,衰老是个人对新鲜事物失去兴趣、超脱现实、喜欢怀旧等的外在和情绪表现。
  (二)衰老的机制
  1.遗传基因学说任何生物都按照“出生、发育、成熟、衰老、死亡”五个阶段走完生命的全过程。遗传基因学说认为这一规律是生物“内在”的属性,是生物体内某个“生物钟”控制下程序化的过程。
  2.自由基学说自由基是一种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基团或分子,它伴随着代谢过程而在体内不断产生。人体内自由基可以夺取一个电子而使其他物质氧化,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氧化反应能力。自由基可使细胞膜损伤,细胞衰老、死亡;可与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造成染色体畸变,细胞突变,导致癌症;可使体内胶原蛋白的交联变性,引起骨质疏松、皮肤皱缩、机体老化。随着年龄增长,自由基清除系统功能减退,自由基产生增加,加速了机体的衰老性变化。
  3.免疫功能下降学说免疫系统是人体昀主要的调节系统之一,主要有胸腺、骨髓、脾脏和分布全身的淋巴结。胸腺分泌胸腺素,制造 T淋巴细胞,负责细胞免疫;骨髓分泌 B淋巴细胞,形成抗体,引起有效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和免疫防御。人到中年以后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易患癌症、易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机体衰老和死亡。
  第3节老年保健的概述
  案例1-2
  张某,76岁,因“脑卒中导致右侧肢体偏瘫,伴语言功能障碍”而住院治疗。2周后病情稳定转入康复科进行肢体及语言康复训练。3个月后,可以独自站立,能缓慢地行走,能用语言进行简单表达,但含糊不清。张某有两个小孩,女儿在加拿大工作,儿子在身边,但每天要去单位上班,因此请了保姆照顾张某。但张某每天都感到孤独、沮丧。问题:1.面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我国老年保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老年保健的目标人群都有哪些?
  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快速增长的人口老龄化已经演变为一个严峻的社会化问题。如何通过老年保健照护,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健康、更有意义、更有尊严,是医学界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WHO于2015年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发布的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关键行动领域,要求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对于老龄化和老年人需求的应对,要求将现有卫生系统从以治疗急性病为中心的系统转变为能为更多老年人提供多发慢性病长期照料的系统。第一项行动是建设老年人友好型环境;第二项行动是调整卫生系统,使之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第三项行动是要求政府发展长期保健系统,减少急性卫生服务的不必要使用,保证人民能够在生命昀后阶段活得有尊严。
  一、老年保健的概念
  老年保健( health care in elderly)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促进和维持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和保健等服务。
  二、老年保健目的
  老年保健的目的是昀大限度地延长老年期生活自理的时间,缩短功能丧失及在生活上依赖他人的时段,从而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而实现健康老龄化。实行老年保健,不仅能维持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达到预防、治疗和功能锻炼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促进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等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
  三、老年保健的目标人群
  (一)高龄老年人
  随年龄的增加,退行性疾病及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在高龄老年群体中,60%~70%的老年人有慢性疾病,且常有多种疾病共存,导致活动受限甚至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较多的照护。
  (二)独居老年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居老人越来越多,因此,对医疗保健或社区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如定期巡诊、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健康咨询、老年保健服务及帮助老年人购置生活必需品等生活服务。
  (三)丧偶老年人
  丧偶老年人的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1节老龄化社会1
第2节衰老的概念与机制3
第3节老年保健的概述4
第二章与老年人的沟通技巧10
第1节沟通的概述10
第2节沟通前的知识准备13
第3节沟通的技巧18
第4节与特殊状态老年人的沟通24
第三章老年综合评估29
第1节概述29
第2节老年综合评估的内容与方法30
第3节老年综合评估的运用与实施39
第四章老年人心理保健与指导41
第1节老年人心理特点41
第2节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与护理44
第3节老年人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维护48
第五章老年人安全用药护理50
第1节概述50
第2节老年人用药原则52
第3节老年人安全用药护理55
第六章老年人日常照护指导58
第1节饮食照护58
第2节清洁卫生照护63
第3节压力性损伤预防77
第4节排泄护理81
第5节辅具使用86
第6节转移照护89
第7节睡眠照护91
第8节热水袋保暖96
第七章常见老年综合征的保健99
第1节肌少症99
第2节衰弱症102
第3节便秘104
第4节视力障碍109
第5节听力障碍111
第八章老年人常见疾病保健115
第1节老年人疾病特点115
第2节脑卒中的保健与护理116
第3节认知障碍患者的保健与护理125
第4节高血压患者的保健与护理129
第5节冠心病患者的保健与护理132
第6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保健与护理137
第7节糖尿病患者的保健与护理140
第九章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与应急处理147
第1节跌倒147
第2节走失与防范151
第3节烫伤与防范153
第4节误吸和噎食156
第十章临终关怀160
第1节概述160
第2节老年人的死亡教育162
第3节老年人的临终护理163
附录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16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