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林希逸《三子口义》及其文艺思想研究
0.00     定价 ¥ 6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7320990
  • 作      者:
    郑天熙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郑天熙(1990—),仡佬族,贵州遵义人,文艺学博士,古代文学博士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章学与思想文化。在《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学研究》《中国美学研究》《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国诗学》《宗教学研究》《老子学刊》等刊物发表文章二十余篇。部分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主持中国博士后第66批面上资助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项。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综述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南宋三教融合思潮与林希逸其人其书

第一节南宋佛道二教与三教融合思潮

一、 南宋佛道二教新发展

二、 南宋三教融合思潮

第二节南宋后期的理学与文学

一、 南宋理学大势

二、 南宋后期理学对文学的规训及理学的知识化

三、 南宋文章评点与选本

第三节林希逸生平及交游

一、       林希逸生平

二、       林希逸交游

第四节林希逸著作及学术渊源与新变

一、 林希逸著作

二、 林希逸《三子口义》介绍

三、 学术渊源与新变67

 

第二章三教融合下的《庄子鬳斋口义》

第一节《庄子鬳斋口义》以儒解庄

一、 “此书字义不可以《语》《孟》求”二、 庄儒对比

三、 以儒家文献解庄

四、 对讥毁儒家的回应与庄儒不二

附表

第二节《庄子鬳斋口义》以佛解庄

一、 引禅宗公案、佛经典籍解庄

二、 缺陷与弊端

附表

 

第三章 三教融合下的《列子鬳斋口义》《老子鬳斋口义》

第一节 评《列子鬳斋口义》对《列子》的辨伪

一、 历代《列子》辨伪小览

二、 林希逸“庄列一宗”下的《列子》“辨伪”

第二节《列子鬳斋口义》以三教解列

一、 以儒解列

二、 以道(老庄)解列

三、 以佛解列

第三节《老子鬳斋口义》的老学思想及其解老得失

一、 识破老子“借喻”处

二、 林希逸的老子“道”论

三、 林希逸论得道之人:“无心”“不分别”“无迹”“不动心”

四、 林希逸论《老子》修道功夫:“常无常有”“一念之初”“悟”“几”

五、 林希逸解老得失

 

第四章 文道并重下的《三子口义》

第一节林希逸《三子口义》中的理学思想

一、 注庄中的理学思想

二、 定位与评价: 向内体证的明道系统与道德践履的弱化

第二节林希逸“三子”文章学理论

一、 何为文章学?

二、 “三子”鉴赏论

三、 “三子”创作论

四、 “三子”结构论

五、 读“三子”法与庄列辨伪

六、 小结

 

第五章 文道并重下的林希逸文艺思想研究

第一节艾轩学派文道观及其文化意义

一、 林光朝的文道观

二、 林亦之、陈藻的文道观

三、 林希逸的文道观

四、 艾轩学派文道观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林希逸文艺思想的双重话语系统

一、 艾轩前人对“道—文”“性情—文”系统的构建与发挥

二、 林希逸“道之文”与“性情之文”并重

三、 林希逸的《离骚》评论

四、 重文法不泥文法的辩证技法观

五、 林希逸诗学观:综合江西与江湖、李杜同尊与奇正论

六、 林希逸文艺思想的发生学观照

第三节林希逸的诗学实践281

一、 “喜读佛书非佞佛”——林希逸的涉佛诗

二、 “最佳公案是观鱼”——林希逸的涉道诗

三、 “吾侪本领学曾颜”——林希逸的理学诗

四、 “人间念已扫除空”——林希逸诗歌中的人生理想

五、 “也是禅关也是诗”——林希逸的论诗诗与论文诗

六、 林希逸诗歌艺术特色及评价

 

结论

一、 林希逸三教融合思想与理学世俗化

二、 林希逸文艺思想

 

参考文献

 

附录 林希逸《学记》中的文艺思想摘录

 

本书部分章节发表一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