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娘子军》组曲选段
该曲是由作曲家为同名芭蕾舞剧配乐的八个乐段组成,首演于1964年。
序曲,四四拍,中板(Moderato),表现恶霸地主暗无天日的土牢。乐段由木管和铜管乐器的齐奏引出,随后节奏加快,大量跳音象征土牢中琼花越来越急促的心跳。在铜管声部的一声齐奏下,琼花打翻了灯台,逃出了恶霸的魔掌。“琼花独舞”,四五拍,缓慢地、节奏自由地(Larghetto、Rubato),弦乐声部连绵不断的三连音,表达出琼花内心的不安以及逃亡时的颠沛流离。“娘子军操练舞”,四四拍,快板(Allegro),表达娘子军对琼花加入的热烈欢迎。 “赤卫队员五寸刀舞”,四三拍,行板(Andante),该段是对前一段的延伸和发展,表达娘子军在与恶霸的英勇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为人民伸张了正义。“琼花独舞及场景”,四四拍,广板(Largo),该段象征在娘子军打倒恶霸后,人民的生活重归平静,不过敌人的围剿随之而来,人民和娘子军又一次陷入了困境。该段有两个基本主题:第一主题在开头由木管声部缓慢引出,延绵不断并带有浓厚的抒情特点:第二主题在弦乐声部的伴奏中加入了大量的跳音和拨弦,再次表达出入们内心的不安。“黎族少女舞”,四四拍,行板(Andante),该段以娘子军在黎明前的战斗为背景,在伴奏上不仅延续了“琼花独舞及场景”的特点,而且加入了切分节奏,音乐到达了斗争的顶点。随后,音乐逐渐回归平静,代表战斗再次平息,人们生活回归平静。“快乐的女战士”,四四拍,柔板(Adagio),象征战斗过后,人们在一片欢腾中庆祝,木管组快速级进引出主题,并通过发展一直贯穿在乐曲随后的部分,描绘出军民一家亲的场景。“军民联欢”,四四拍,小快板(Allegretto)。该段继续描绘战斗胜利后军民同乐的场景,但通过乐队合奏,进一步营造出了欢乐的气氛,整部组曲的高潮在这时出现。“常青就义”,四四拍,广板(Largo),描绘了娘子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常青被敌军俘虏,最终英勇就义的情景,该段主题由弦乐声部的震音引出,表达人们内心的悲愤和对常青的怀念,铜管乐声部加入后,仿佛一首“葬礼进行曲”,体现了人们蹒跚的脚步以及心中的伤感与无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