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施与研究:以广州市金碧第一小学佛山剪纸教学为例
0.00     定价 ¥ 46.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2362319
  • 作      者:
    朱学贤
  • 出 版 社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朱学贤,小学美术高级教师,现为广州市海珠区金碧一小学美术老师、广州市高级职称评委库专家、海珠区教育系统学术委员会专家,曾担任海珠区美术中心教研组组长、广州市美术中心组组员、海珠区美术特约教研员、海珠区小学美术教研会会长。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施与研究:以广州市金碧第一小学佛山剪纸教学为例》:
  一、基础准备
  (一)社会背景
  多年前,随着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的起飞,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带来了蓬勃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社会上出现崇尚外国文化的现象,例如,在吃方面要去西餐厅、麦当劳、必胜客等;穿戴方面要LV、耐克等外国牌子;文娱方面必须是好莱坞的电影、西方的歌剧等。这反映我国一些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化与忽略,如中国的戏剧(京剧、粤剧等)、国画、优秀的传统工艺:中国雕刻(如广东牙雕)、刺绣(如广绣、苏绣等)、剪纸(如佛山剪纸、蔚县剪纸等)都存在被忽视、逐渐衰败的现象,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说:全球化伴随现代化、城镇化、趋同化,传统化、乡土化、民族化就必然面对濒危、瓦解、崩溃。
  在教育方面,多元文化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中的热点,其提倡态度上相互尊重,关系上平等、自由,价值观上尊重多样与差异,是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教育。但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尽管1999年开始的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写明要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但在教育部门教学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力度上,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有待提高,
  综上,社会与教育的疏忽导致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上的忽略与缺失,最终缺少完整的精神意识与文化认同。这让部分有识之士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萎缩而感到不安,在2007年的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上,有代表提出议案:面对传统书法被日益忽视甚至遗忘的状况,呼吁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予以重视。这个议案虽然只是要求重视学生练习书法的问题,但反映出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衰退的现状与态势的忧虑。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习近平总书记十分肯定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在文化自信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了相关讲话,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到:“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弘扬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指明了道路。
  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弘扬,如广州市政府每年举办的“广府庙会”“波罗诞”等传统文化活动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挖掘与弘扬。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写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是民族的瑰宝。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文化的解释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的知识;特指某一领域或某一范畴体现的思想、观念、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词典的解释看,文化的范畴很大,几乎包括了人类历史到现在为止的所有的活动,并在活动后留下的任何痕迹与后果、创造的所有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其内容可以是人类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是民族历史上道德弘扬、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具有开放、包容、多元兼容、质朴进取等特性,有着独特的魅力。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标准与纲要的解读
第一节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第二节 美术核心素养概念解读
第三节 《广东省乡土美术课程纲要(试行)》解读

第3章 剪纸与剪纸教学概述
第一节 剪纸概述
第二节 剪纸教学概述

第4章 剖析教材认识佛山剪纸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节 佛山剪纸概述
第二节 美术教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5章 佛山剪纸教学弘扬岭南优秀文化的个案实践
第一节 教学的设计理念
第二节 教学实践前期工作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应用
第四节 校本教材(讲义)的编写与应用
第五节 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第六节 弘扬渠道的设计与应用
第七节 调查检测手段的设计与应用
第八节 佛山剪纸教学实践成果

第6章 由佛山剪纸教学引起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思考
第一节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目标的思考
第二节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思考
第三节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方法的思考
第四节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渠道的思考
第五节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评价手段的思考
第六节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思考

第7章 课程标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影响
第8章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的思考
第9章 对相关政府部门及教育部门的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