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凤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科带头人,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电动汽车整车关键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1996-1999任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2006-2013任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现兼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汽车工程学会首批特聘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车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学会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汽车轻量化联盟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负责人、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地面机器系统分会委员。2013年起任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专家委员会专家。
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粤港合作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科技厅重大专项项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科技产业重大专项项目以及广州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4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运用到汽车整车企业新能源客车结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车、纯电动汽车和电池包、控制器等多款新能源汽车及动力总成的研制和开发当中。依托团队和学科力量,负责组建了广东省电动汽车整车关键技术工程实验室并开展新能源汽车结构分析、设计与制造验证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博士后及访问学者100多人,发表文章300余篇,获专利20 余项,出版专著4部。荣获省部级各类奖项7项。
陈吉清 华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科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全国CAD培训网东北培训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SAE会员。 长期从事汽车车身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曾为本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汽车构造与试验、车身结构力学及有限元、计算机图形学、汽车车身计算机辅助造型与设计、汽车车身CAM 技术基础等课程,指导和培训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和企业工程师。
在英国工作期间,承担英国国家基金EPSRC项目步行机构车辆理论模型与优化设计研究,完成英国政府ORS和英国大学学位委员会资助项目新型柔性多功能并联加工中心Hexapod机构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和优化设计,参加完成英国工业界汽车车身结构件成形仿真和轻量化设计的科研项目3项。 [1]
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各1项,负责省青年基金1项、企业研发及技术服务项目10余项,参加部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