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外科案例汇编
0.00     定价 ¥ 39.8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30738035
  • 作      者:
    黄允宁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神经外科
  第一节 急性硬膜外血肿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47岁,体重65kg。
  主诉 车祸致头部外伤后头痛伴短暂意识障碍2小时。
  现病史 患者于2小时前行走时被一辆小汽车撞倒,左颞顶部受力,伤后立即出现短暂意识不清,持续数分钟后转醒,感头痛,伴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对受伤过程不能回忆。无视物重影、眼睑下垂,无颈痛及耳鸣、听力下降,无饮水呛咳及四肢抽搐,无四肢麻木、无力,无言语不清、构音障碍,无发热及寒战。立即由家人拨打120,送至急诊就诊。病程中,精神软,未进饮食,未大小便。
  既往史 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病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无外伤史,无手术及输血史。
  个人史 生于宁夏银川市,无地方病史,否认疫区疫情接触史,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冶游史,无吸烟饮酒史,无吸毒史。
  月经史 14岁初潮,每次持续3~7天,月经周期28~30天,末次月经8月28日,无经期不规律及痛经史。
  婚育史 已婚已育,24岁结婚,育有1子1女,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家族史 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无传染病人密切接触史,父母体健,兄弟姐妹体健。
  体格检查 T 36.6℃,P 95次/分,R 18次/分,BP 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急性病容,平车推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肤弹性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心率95次/分,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略膨隆,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阴性,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未闻及高调肠鸣音,双侧腹股沟区未见异常。
  专科检查 GCS①评分15分,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对答切题。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计算力、推断力粗查正常。左颞顶部头皮青紫肿胀。额纹对称,视力正常,视野未见缺损,双眼球各方向运动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耳听力正常,无耳鸣。饮水无呛咳,咽反射正常,伸舌无偏移。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
  【诊疗过程一】
  1. 初步诊断 急性颅脑损伤。
  2. 鉴别诊断 (请根据该患者的症状及体征,选择可能的诊断及依据)
  A. 急性发病;B. 头痛;C. 短暂意识不清;D. 恶心;E. 呕吐;F. 逆行性遗忘;G. 中间清醒期
  (1)急性硬膜外血肿()
  (2)急性硬膜下血肿()
  (3)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4)弥漫性轴索损伤()
  (5)原发脑干伤()
  (6)慢性硬膜下血肿()
  (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 进一步检查 (请勾选该患者需要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甲状腺激素五项、感染筛查、抗酸染色、血型、淀粉酶、肿瘤标志物、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血气分析、立位腹部平片、腹部B超、子宫附件B超、泌尿系B超、头颅CT、头颈部血管增强CT、胸部CT、腹部增强CT、盆腔MRI、消化道造影、胃镜、结肠镜、心脏扇扫+左心功能测定、肺功能、心电图、胸片、腹腔穿刺。
  【检查结果】
  1. 实验室检查结果 白细胞12.67×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1.0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8%,红细胞4.15×1012/L,血红蛋白115.0g/L,血小板159×109/L。
  2. 影像学检查结果 见图1-1-1。
  图1-1-1 头颅CT:左颞部硬膜外血肿,量约15ml,左颞骨骨折
  【诊疗过程二】
  1. 明确诊断 急性硬膜外血肿(左颞部)、左颞骨骨折、左颞顶部头皮血肿。
  2. 病变类型 请选择():①闭合性;②开放性(开放性颅脑损伤指向外界开放同时深达硬脑膜内部的创伤,如伴有脑脊液耳漏、鼻漏、伤口漏,脑组织外溢等,则可确定为开放性颅脑损伤。)
  3. 病变位置 请选择():①幕上;②幕下;③颞区(不同区域手术指征不同,按血肿量计算,幕下10ml,颞区20ml,幕上40ml即达手术指征。)
  4. 最有可能的出血来源及依据 请选择():①脑膜中动脉;②板障静脉;③导血管;④静脉窦(硬膜外血肿大部分来源于脑膜中动脉破裂出血,好发于颞区,或额颞部、颞顶部。该案例虽有颞骨骨折,但骨折不严重,板障静脉或导血管出血的概率低。病变远离静脉窦,静脉窦出血亦不考虑。)
  5. 治疗措施及依据 请选择():①保守治疗;②手术治疗(a. 患者清醒,GCS评分15分;b. 硬膜外血肿位于颞区,总量约15ml;c. 中线无明显偏移;d. 脑室系统大小正常。)
  6. 保守治疗措施、病情监测
  治疗:①止血;②止吐;③止痛;④暂不可用甘露醇脱水治疗,因受伤时间短,脱水后易增加硬膜外出血增加概率。
  监测:①GCS评分;②生命体征;③呕吐、头痛等症状演变情况;④伤后6~8小时复查头颅CT,因为此时段最易出现血肿演变增加。
  【病情变化】
  该患者经保守治疗,于伤后4小时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心率56次/分,血压170/90mmHg,呼吸费力,14次/分,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右侧肢体肌力3级,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GCS评分下降至7分。复查头颅CT提示:左侧颞顶部硬膜外血肿明显增加,量约50ml,脑室系统明显受压,中线向右侧偏移大于1cm。立即行急诊开颅手术。
  【诊疗过程三】
  1. 手术指征
  (1)保守治疗无效,颅内血肿进行性增加。
  (2)意识明显下降,GCS评分降至7分。
  (3)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4)右侧肢体肌力3级,巴宾斯基征阳性。
  (5)头颅CT提示出血量50ml,脑室受压,中线向右侧偏移大于1cm。
  2. 手术方式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加以选择。
  (1)开颅,左颞顶硬膜外血肿清除,骨瓣回纳。
  (2)开颅,左颞顶硬膜外血肿清除,骨瓣去除,硬脑膜减张缝合。
  【术中情况】
  术中形成骨瓣范围8cm×10cm,清除硬膜外血肿,见出血来源于破裂的脑膜中动脉(图1-1-2),双极电凝烧灼止血,沿骨窗缘严密悬吊硬脑膜,放射状剪开硬脑膜,见脑组织张力较高,结合患者术前已脑疝,人工硬脑膜减张缝合硬脑膜,去除骨瓣减压。
  【诊疗过程四】
  1. 术后护理 尽快恢复肠内营养,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警惕迟发出血,注意切口情况,早期离床活动。
  2. 术后治疗 预防感染,纠正/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围手术期镇痛,预防癫痫,预防心、肺等系统并发症。
  3. 生活指导 出院后合理膳食,适度锻炼,定期随诊,1~3个月行颅骨修补。
  【讨论分析】
  硬膜外血肿是常见的颅脑损伤,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20%~30%,且往往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以外伤着力点处硬膜外血肿多见。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出血常见来源为脑膜中动脉破裂出血。因此出血部位以脑膜中动脉分布区多见,即颞部(脑膜中动脉主干)、额顶部(脑膜中动脉前支)及颞顶部(脑膜中动脉后支)。
  讨论一 硬膜外血肿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
  1. 症状 常有头部局部软组织肿胀疼痛,伤后可有短暂昏迷,中间清醒期为特征性表现;可伴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功能区血肿可表现为言语障碍、偏瘫等;脑膜中动脉及静脉窦损伤出血迅猛,昏迷较早出现;静脉性出血和颅骨导血管出血者中间清醒期较长,昏迷出现时间也较晚。该患者中间清醒期很典型,局部头皮肿胀疼痛,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病情进展迅速,具有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典型临床表现。
  2. 体征 如出现颅内压增高可表现为视盘水肿及脑缺血反应,如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节律紊乱等;发生脑疝后可出现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病理反射阳性,尤以病变对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多见。该患者在病情变化后出现脑缺血反应,病变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右侧肌力减退,病理反射阳性,考虑硬膜外血肿增大,颞叶钩回疝形成所致的体征变化。
  3. 辅助检查 头颅CT平扫为首选检查方法,急性硬膜外血肿表现为梭形高密度,CT值为40~100Hu,边界清楚;可有同侧侧脑室受压、脑池及脑沟变浅或消失、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骨窗像可见骨折线或游离骨片。头颅MRI(磁共振成像)显示硬膜外血肿及脑肿胀较CT优越,但不适合急诊急救情况下检查。该患者急诊行头颅CT检查,提示左侧颞部颅骨内板下梭形高密度影,考虑左颞部急性硬膜外血肿,骨窗像提示左颞骨骨连续性中断,左颞骨骨折诊断明确。
  小结: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患者急性硬膜外血肿(左颞部)、左颞骨骨折诊断明确。
  讨论二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判断、治疗方式的选择
  1. 诊断 根据头部外伤史、着力部位和受伤性质、伤后临床表现,结合典型CT检查,可做出明确的诊断。该患者临床表现、颅脑CT都很典型,诊断明确。
  2. 鉴别诊断 需与急性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局限性脑肿胀和弥漫性脑肿胀等鉴别。前两者暴力多较重,以顶枕和颞后部着力的额颞叶对冲性脑损伤多见,脑内血肿亦可因旋转剪切的受力方式造成,伤后常表现为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中间清醒期不明确。急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为颅骨下新月形高密度影,脑内血肿CT表现为皮层下或脑深部的高密度灶。后两者也多见于暴力较重的对冲伤部位或弥漫性轴索损伤,伤后昏迷时间多较长,CT见散在多发的点、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及周围低密度水肿区域,脑室、脑池变小,脑沟变浅。患者的症状、体征及CT表现,可与以上疾病明确鉴别。
  3. 病情判断及治疗方式选择 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伤后即刻出现短暂意识不清,持续数分钟后转醒,入院时表现为头痛,伴恶心,呕吐2次,意识清楚,无神经功能障碍。头颅CT提示左颞部硬膜外血肿,量约15ml,左颞骨骨折。未达到颞部20ml手术的指征,在严密监控下予以保守治疗。
  讨论三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预后
  1. 手术指征 该患者经积极保守治疗4小时后,突然出现病情变化,意识不清,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复查头颅CT提示血肿量明显增加,量约50ml,中线偏移。考虑患者颅内出血增多,脑疝已形成,立即行急诊开颅手术。
  2. 手术方式 骨瓣或骨窗开颅术:已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幕上血肿大于40ml,颞区血肿大于20ml,幕下血肿大于10ml,或有早期颞叶钩回疝者应立即手术;术前脑疝者在血肿清除后可考虑同时行去骨瓣减压,留置颅内压监护并放置硬膜外置管引流24~48小时。该患者脑疝已形成,去除骨瓣充分减压。
  3. 预后 硬膜外血肿病死率一般在5%以下,致死致残率较急性硬膜下血肿、脑挫伤、脑内血肿、弥漫性轴索损伤等低。主要死亡原因为血肿巨大或出血迅猛、脑疝时间过长、血肿清除不彻底或止血不完善、误诊或遗漏的多发性血肿、合并其他严重的脑损伤或其他部位损伤,以及老年人或婴幼儿、并发其他疾病者。该患者手术及时,脑疝时间短,预后良好。
  【答案】
  诊疗过程一 鉴别诊断参考答案
  (1)A B C D E F G
  (2)A B D E G
  (3)A B D E
  (4)A
  (5)A
  (6)B D E
  (7)A B C D E
  诊疗过程二 参考答案
  2. 闭合性
  3. 颞区
  4. 脑膜中动脉
  5. 保守治疗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神经外科 1
第一节 急性硬膜外血肿 1
第二节 颅内动脉瘤 6
第二章 甲状腺乳腺外科 12
第一节 甲状腺癌 12
第二节 乳腺癌 18
第三章 胸外科 25
第一节 胸部损伤 25
第二节 食管癌 28
第三节 肺癌 33
第四章 胃肠外科 36
第一节 急性肠梗阻 36
第二节 急性阑尾炎 41
第三节 直肠恶性肿瘤 47
第五章 肝胆外科 53
第一节 原发性肝癌 53
第二节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56
第三节 胰腺癌 60
第四节 门静脉高压症 64
第六章 静脉血栓栓塞症 69
第七章 泌尿外科 77
第一节 输尿管结石 77
第二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 82
第三节 肾癌 88
第四节 急性睾丸扭转 9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