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外流行音乐基础知识(第三版)
0.00     定价 ¥ 49.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4178949
  • 作      者:
    徐元勇,孙黄澍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徐元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先后承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规划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先后出版专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备览》《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史料备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明清俗曲流变研究》《中外流行音乐基础知识》《通俗歌曲演唱教程》《中日音乐文化比较研究》《流行音乐演唱艺术研究——对于通俗歌曲演唱之斜开唱法的探讨》等。在《中国音乐学》《交响》《人民音乐》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孙黄澍,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学。在导师徐元勇教授指导下,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流行音乐形态研究”,发表论文《布鲁斯音乐与中国劳动号子之比较》《Blues音乐“非流行”到“流行的”文化阐释》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徐沛东(1954-)
  著名作曲家,1954年生于大连市,1970年考入福州军区歌舞团任首席大提琴,197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1979年毕业后任福州军区歌舞团作曲及指挥。1985年任中国歌剧舞剧院作曲、指挥。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室主任、副院长等职。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他多次担任国内重大文艺演出的音乐总监及比赛的评委,代表国家多次参加国际音乐节、流行歌曲比赛的评委工作及文化交流活动,并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其中有歌剧《将军情》、舞剧《枣花》、电影《摇滚青年》、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以及《风雨丽人》《东周列国》《和平年代》《雍正王朝》《走向共和》《我这一辈子》《五月槐花香》等60多部音乐作品,并创作美声、民族、通俗歌曲及文艺晚会主题曲近千首,出品了100多盘个人作品专集磁带、CD等。其中《苦乐年华》是1989年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片尾主题歌,获中国歌坛超级经典名曲、1989年全中国播放率最高最流行歌曲,众口相传,雅俗共赏。《苦乐年华》是继《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为了寻求美》《八面来风》《龙笛》《晚霞迪斯科》等“西北风”流行曲之后,张藜、徐沛东、范琳琳的又一次经典合作。张藜的歌词深入浅出地讲述人生哲理,徐沛东在音乐方面融入了东北二人转,而范琳琳的演唱完美地结合了民族与流行。继“西北风”之后,三位艺术家又成功地开创了中国流行歌坛的“东北风”。多年来,范琳琳无数次演唱《苦乐年华》,无数次感动每一个听众,这首歌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经典。其他代表作品有《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亚洲雄风》《不能这样活》《命运不是辘轳》《乡音乡情》《辣妹子》《红月亮》《种太阳》《久别的人》《爱我中华》《我像雪花天上来》《大地飞歌》《踏歌起舞》《阳光乐章》《天地喜洋洋》《风景这边独好》《中国永远收获着希望》等。
  陈小奇(1954-)
  生于广东普宁,成长于梅州平远,我国著名词曲作家,著名音乐制作人及电视剧制片人,一级作家。1983年开始歌曲创作,有近两千首作品问世,约200首作品分别获“金钟奖”“金鹰奖”等各项大奖,其中的《涛声依旧》《我不想说》《大哥你好吗》曾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涛声依旧》是一首百年难遇的经典歌曲,由此,内地流行音乐首度成功包装的杨钰莹、毛宁这对金童玉女开始了他们的娱乐圈神话。广州新时代唱片公司是后来所有内地唱片公司的雏形,当时的中国流行音乐,南派胜过北派,而后北移至首都。《涛声依旧》的成功宣告中国唱片业走向相对成熟期。这首歌曲在199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采用舞蹈和歌曲相融合的表现手法演绎,令亿万观众耳目一新,也让毛宁一夜走红,传唱于大江南北。他先后推出李春波、甘萍、陈明、张萌萌、林萍、伊扬、李进、廖百威、陈少华、山鹰组合、火风等著名歌手,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流行音乐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见证人。陈小奇的作品以典雅、空灵,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风格独步乐坛。代表作品有《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为我们今天喝彩》《跨越巅峰》《拥抱明天》《大浪淘沙》《灞桥柳》《烟花三月》《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等。
  罗大佑(1954-)
  台湾省苗栗县的客家人,祖籍广东省梅县,是台湾地区的创作歌手、音乐人,有“华语流行乐教父”之称,对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校园民歌及整个华语流行音乐风格转变有划时代的影响,其歌曲也是许多歌手争相翻唱的对象。罗大佑的歌曲在很大程度上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既有传统的中国民间曲调,又有欧美摇滚乐的节奏形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恰当的融合点。其主要代表作品有《你的样子》《童年》《海上花》《追梦人》《滚滚红尘》《明天会更好》《鹿港小镇》《爱人同志》《皇后大道东》《光阴的故事》《东方之珠》《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超级市民》《侏儒之歌》《随缘》《现象七十二变》《恋曲1980》《未来的主人翁》《火车》《乡愁四韵》《恋曲2000》《恋曲1990》《亚细亚的孤儿》《野百合也有春天》《之乎者也》《是否》等,其中《东方之珠》由罗大佑作词作曲。在《东方之珠》问世之前,香港乐坛很少有人用音乐去表达社会性感情或批判社会人群的生活态度,而这首由罗大佑创作的歌曲,以其博大宽厚的人文关怀、沧桑深沉的情感基调取得了空前轰动的效应,成为港台歌曲中“大派”风格的代表作。
展开
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