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学习导引》:
学习者心态,指在学习事先、事中、事后,影响学习活动动力、方向的多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是一种多层次复杂心理结构。学习者心态对于学习能力的发挥,具有极大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事先、事中心态,表现为选择心态。事后心态,主要是归因心理及其情绪。
我们把心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其第一层次是浅显层,主要是“自我期望”和“心理压力”因素。它们是动机的功能表现和作用。第二层次是次深层,主要是动机本身的运作过程,其中有意识和潜意识的评价机制,对动机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第三层次是深层,主要有惯性、欲望、需要、自我效能感、态度、兴趣、理想、价值观、相关经验、思维模式等复杂心理因素,它们影响和支持动机的运行,是动机运行的土壤和前提条件。
成人的学习心态,常受未觉悟、知而不行、心理倦怠、浮躁四大问题的困扰。
未觉悟,就是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价值和正确的进取方向。未觉悟的成人,一种是“无知型”,本来知识少、能力低,反而觉得自己知识够用、能力很强,高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鄙视专家、高手的知识和能力,以“那有什么用”的偏见来嘲讽、羞辱高手,显示自己处在更加优越的地位上。还有一种是“自卑自抑型”,是神经反应属于自我压抑或自卑感强类型,不易兴奋或觉得自己努力也没有什么用,找不到有效的发展之路,干脆放弃努力。他们大多属于心智未开的“巨婴”,或者属于先天不足或自幼遭受心理创伤而发育停滞的“巨婴”。
知而不行,有六种表现;一是知应学而不开始学,藏书束之高阁,最后当废品卖掉;二是知有好的学习方法却不用,仍使用落后低效方法去学;三是知有好资源而不用,周边的图书馆、讲座从未去过或很少去过;四是知有漏洞错误而不补漏纠错;五是知时间宝贵而常糟蹋时间;六是知环境重要而不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知而不行的原因,一般主要是自律自控能力差或拖延症所致。知而不行的结果是学习上几乎无进度可言。
心理倦怠,是人对长期单调、紧张、厌烦的工作产生的疲劳厌倦,自我期望低级化的心理疾病。轻度倦怠,常表现为“模式切换难”,即人从自己所沉浸的工作、交往、学习、休息、娱乐等行为模式,向计划的下一个模式转换时,有的人由于外在干扰或由于内在情绪难以驾驭,不能很快结束前一个模式、发动后一个行为模式。“想学没时间,有时间没心情”,学习常拖延,计划常泡汤。中度倦怠,表现是人常心烦意乱、思维缓慢、不堪学习辛劳。重度倦怠,表现为神经衰弱等病态。
浮躁,是静不下心来,急功近利,只想立竿见影、一口吃成胖子。浮躁心态的主要原因,是想得到的太多,愿付出的太少。
在学习心态上,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
一、重塑志向志气,唤醒学习进取意识和“师从之心”
未成年人的学习,主要是跟随教育者和教科书,为发展基础能力、掌握基本知识而学,“兴趣驱动”极为重要。成人的学习,主要是自主地为当前发展特种能力素质、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价值的需要而学,“责任与抱负驱动”占比更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没有错,但兴趣并非是“唯一的老师”。成人的学习实际上大量由“责任与抱负驱动”。因此,成人学习必须关注志向的建构与重构。
中国古代学者把立志视为为学之要。志向,包含了“我应干成什么事、成为什么人”的自我期许,反映着人对某种成功的渴望。没有渴望感的“志向”,并非真志向。志向是影响学习中自我要求、标准和期望的总开关,是学习者心态的深层基石,是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选择的依据。你只需自问,我的渴望是什么、我的“心气”朝哪里,你就知道你的志向是什么、在何方。
志贵专一,如同放大镜在阳光下聚焦于一点,这个点上就可有点燃纸片的能量。不能聚焦的志向,能量小得可忽略不计。志贵坚定,坚定之志是有志气支持的志向。“气”散无力,就不会有真志向。若志向和志气构成的内在精神力量,大得足以征服外在压力干扰和自身惰性,牢牢控制自己行为的支配权,那么获得成功人生的概率就较高。如果你曾因花心而熄灭了自己的“渴望”、因怯懦而消解了自己的志气,那么你的失败不冤。当你已再也没有什么“渴望”之时,你就与“心死”无异。
志向是用来统帅知行的,因而志向分为求知之志与实践之志,两者相辅相成。求知之志,若落实在“师从之心”的修炼上,则志向就会有具体的内涵。凡认为自己学不学已无关紧要、学不进了的人,求知之志就会基本熄火。“师从之心”关闭了大门,接下来,实践之志向也必定飞不高远。千万莫信“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的丧气话,要让志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