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文书·生态·文化:第四届锦屏文书学术研讨会文集
0.00     定价 ¥ 12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5162451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荐购
作者简介
  王宗勋,侗族,锦屏县档案馆馆长、锦屏文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长期从事锦屏文书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著有《文斗——看得见历史的村寨》《清水江历史文化探微》《寻拾遗落的记忆:锦屏文书征集手记》《清水江木商古镇:茅坪》《加池四合院文书考释》《红军师长龙云》《中国名村志·魁胆村志》等,在国内发表锦屏文书及地方历史文化论文多篇。
  
  张继渊,苗族,锦屏县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局副局长、锦屏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在国内发表关于锦屏文书及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论文多篇。
展开
精彩书摘
  《文书·生态·文化:第四届锦屏文书学术研讨会文集》:
  目前,锦屏旅游资源开发就重点打造六个景点项目,一是“清江花月夜”项目,二是隆里古城国际军屯文化城,三是清水江木商文化遗产博览园,四是文斗苗寨,五是中国杉乡古商城,六是雷屯水乡。其中,隆里古城以“汉文化孤岛”及文化遗存为名片打造,实际上是利用古代中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孤立存在并形成亚文化形态的现象来进行旅游开发。虽然它的独特性及列人世界生态博物馆名录已经体现了它的价值,但局限于此的开发仍然比较单一化。同样地,文斗生态博物馆和九寨社区瑶白民族村,主要立足于传统村落和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来进行旅游开发,旅游资源就是村落本身及其建筑、生产遗产以及生活习俗等,这样的旅游着眼点未能与州内其他村里区别开来,因此同样具有同质化特征以及出现局限性和单一化的弊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这些景点的低层次开发,无法形成某种文化资源的代表性,无法提升旅游的需求度,因此难予做大做强。锦屏县旅游开发,必须改变这种小景点、低层次开发和碎片化开发的模式,也即是说,应该立足于大景点,进行高层次开发和走整体打造的路子。
  那么,锦屏旅游的大景点设计、高层次开发和整体性打造的模式是什么?
  首先,关于大景点设计问题。所谓大景点是指旅游景点资源利用的规模涵盖广以及知名度高的这一状况。根据大景点的发展目标,锦屏县旅游开发不能碎片化开发和局限于上述六个景点项目的孤立运作,而是要把它们一起融入建立清水江林业文化遗产项目的整体开发,从整个县域去规划,要立足清水江流域突破县域限制涵盖周边县的有关资源,形成以林业文化为主线融进其他文化要素进来的锦屏县全域性旅游开发格局。无论是隆里古城还是文斗生态博物馆或九寨社区瑶白民族村,都是清水江林业文化体系的表征,通过林业开发及其文化遗产的关联,它们能够构成一个具有规模性、丰富性以及代表性林业文化模式,隆里古城、文斗生态博物馆和九寨社区瑶白民族村的形成和文化特征都能够在清水江林业文化模式内得到解释。明朝在隆里军屯,除了国家疆域扩大之需外,最重要的是这里有木材资源,明朝对清水江流域地区征派“皇木”是需要加强统治的,因此隆里军屯与清水江林业不无关系。文斗和瑶白村落的形成,无不与木商进入清水江和林业买卖的兴起相关,文斗的大量林业契约存在便足以证明。锦屏县城王寨,也因林业贸易的码头发展而来,是林业文化的表征。诚然,锦屏县历史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无不与林业相关,林业能够把锦屏甚是清水江流域全部关联起来。因此,锦屏的旅游资源利用不是简单几个景点的古文化、民族文化的开发问题,而是如何立足清水江进行县内的林业文化及其遗产进行全域的开发问题,是以林业文化涵盖其他文化来构建旅游资源、形成规模发展并创造知名度的问题。
  其次,关于高层次开发问题。目前锦屏旅游开发存在短板,即旅游景点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局限于节日的季节性和短线观光,处于低层次开发状态。锦屏的旅游开发,必须立足清水江林业文化及其遗产的整体利用,实施高层次的开发,突破节日季节性和短线观光的状态,实现非节日季节性的旅游快速增长和长线体验旅游的存在。所谓短线观光就是指局限于观光、停留时间很短和旅程很短的旅游状况。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改变局限于节日季节性旅游的状况和实现向长线体验旅游的转变,而且也需要战略安排。具体来说,就隆里古城、文斗生态博物馆和九寨社区瑶白民族村而言,都不能只是特定文化遗产、文化习俗的观摩,而是清水江林业生态资源的体验、享受胜地,因此,它们应该打造成贵州省林业生态体验性、度假型的旅游场所。如果把它们建成林业生态度假村性质的旅游景点,那么,旅游品味就提高了。隆里古城的林业资源有春蕾林场和周边生态资源,文斗村除了村内大量“风水树”外,村寨周边森林密布,林业生态资源丰富,而且就在三板溪水库边,结合水库资源进行生态体验旅游开发更是得天独厚。因此,锦屏以上的旅游景点开发,要立足古城文化和村落民族文化,但又要超越其单方面的利用,从生态体验以及度假的更高层次来开发利用它们,旅游才可能突破节日的季节性和短线观光限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关于整体性打造问题。旅游开发需要打造品牌,而品牌需要内涵丰度较高的旅游资源项目来支撑。针对锦屏县来说,旅游资源内涵丰度高的就是清水江林业文化,其他资源项目都依托它而形成,即都不过是它其中的构件。关于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了,此处不再分析。实际上,锦屏所有旅游资源都能以清水江林业文化遗产为主线进行组合开发,它们是具有整体性的。但是,如果把隆里古城、文斗村落、瑶白村落都予以单一开发,那么,旅游资源就被碎片化了,旅游资源的内涵也被弱化,不容易形成品牌。
  ……
展开
目录
锦屏文书研究的总体回顾与思考
清水江文书:贵州“苗疆”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珍贵文献
超越地域与民族:清水江文书研究再出发
清水江区域研究的三个维度
近三十年来海外及港台地区锦屏文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清水江流域林业文化研究综述

锦屏文书的收集整理与利用开发
关于锦屏文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思考
锦屏文书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黎平文书”的搜集整理及其地域特征——以《贵州清水江文书·黎平文书》(第一辑)为中心
关于锦屏创新开发清水江林业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研究
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下的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机制与实现路径

锦屏文书与法文化
清水江杉木贸易发端问题新探
清水江流域生态保护与资源绿色利用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以文斗林业契约文书为例
从款到十六甲:木材流动影响下清水江传统部落组织的解体——以魁胆侗寨为中心
清水江林业契约文书中“股”的研究
蓄禁与斫伐:清水江林业契约中的采伐权规范
贵州文斗苗族佃契历史形态的法考察

锦屏文书与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在锦屏的传承与发展
清水江流域人工营林育苗法类型及其影响研究
生态保护与清水江流域林业碑刻的效力基础
论清代清水江木材产业的分业经营
沅水流域杉木、桐油生产及贸易的关联性初探

锦屏文书与社会治理
权力控驭与乡镇设治:清代贵州苗疆的寨款与乡约、保甲、团练
文书人物刘开厚生平钩沉
通过村规民约的治安维护——以贵州省锦屏县为对象
乡村治理法治化的村规民约之路——基于黔东南地区文斗村四份村规民约的比较考察
……

锦屏文书与民族文化
锦屏文书与宗族家庭

跋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