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文化素养》:
(五)19世纪欧美文学
19世纪的欧洲无论科技,还是思想文化方面都是一个十分辉煌的时代。社会变革也带来了文学思潮的变化,主要国家相继出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文学思潮。
1.浪漫主义文学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是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是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1788-182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著有诗体小说《唐璜》;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代表作品有长诗《麦布女王》,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短诗《云雀》《西风颂》(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唐璜》通过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19世纪初欧洲的现实生活,讽刺批判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1768-1848)的《阿达拉》的问世,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作品《<克伦威尔>序言》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他的小说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九三年》等,其中《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小说通过三个主要人物的悲剧,暴露了封建王权和教会势力对善良无辜者的残害。缪塞(1810-1857)的自传体小说《世纪儿的忏悔》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大仲马(1802-1870),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讲述了主人公无辜地被关进牢房14年,后来戏剧性地越狱,从此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小仲马(1824-1895)为大仲马的私生子,代表作《茶花女》,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
茹科夫斯基(1783-1852),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抒情诗人,代表作《傍晚》《俄罗斯军营的歌手》。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著名作品有《致凯恩》《皇村的回忆》《窗》《我爱过你》等。《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最重要的一部诗体小说,《上尉的女儿》是他成就最高的长篇小说,两者一起被誉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莱蒙托夫(1814-1841)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作品《童僧》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恶魔》是他浪漫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当代英雄》被誉为“俄国第一部社会心理小说”。
匈牙利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裴多菲(1823-1849)做有诗歌《自由与爱情》,其中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俱可抛”流传广泛。
2.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代替浪漫主义文学,成为主要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出现最早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司汤达(1783-1842),法国作家,与巴尔扎克同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代表作《红与黑》讲述小业主的儿子于连千方百计向上爬,最终被送上断头台的故事。巴尔扎克(1799-1850),被誉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主要作品《人间喜剧》,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等;《人间喜剧》将九十余部篇幅不等的小说联成一体,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包罗万象的社会风俗画,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梅里美(1803-1870),法国极富艺术魅力的作家,代表作《卡门》是一部极富浪漫色彩的爱情悲剧,讲述了生性无拘无束的吉卜赛女郎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福楼拜(1821-1880),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代表作《包法利夫人》,讲述了一个受贵族资产阶级社会腐蚀和逼迫从而堕落毁灭的妇女故事。莫泊桑(1850-1893),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羊脂球》《项链》《漂亮朋友》《我的叔叔于勒》等。都德(1840-1897),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其中《最后一课》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展现了普法战争中整个沦陷区的屈辱和对自己故土深切的思念。
英国现实主义时期文学代表作家有狄更斯、萨克雷、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等。狄更斯(1812-1870),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主要作品有《双城记》《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艰难时世》等。《双城记》围绕曼马内特医生展开故事,描写了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名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雾都孤儿》以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皮克威克外传》用幽默的笔法揭露了英国社会的种种不合情理、荒诞可笑的现象。萨克雷(1811-1863),英国小说家,与狄更斯齐名,代表作《名利场》,真实描绘了19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贵族与资产阶级暴发户等各色人物的丑恶嘴脸和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夏绿蒂·勃朗特(1816-1855),19世纪英国女作家,与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上合称为“勃朗特三姐妹”,代表作品《简·爱》,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代表作《呼啸山庄》,通过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曲折痛苦的爱情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安妮·勃朗特(1820-1849)代表作《艾格妮丝·格雷》,讲述了一个自幼受人宠爱的娇弱英国少女格雷因家道中落被迫外出,担任富人家的家庭教师,尝尽人间辛酸的故事。哈代(1877-1947),英国诗人、小说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通过农村姑娘苔丝的悲剧,揭示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法律的冷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