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孙中山/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0.00     定价 ¥ 1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2511620
  • 作      者:
    胡元斌
  • 出 版 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0-01-01
收藏
精彩书摘
  《孙中山/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出生于广东一个贫困人家
  1864年,在清王朝的血腥刀剑、帝国主义列强的洋枪大炮的联合镇压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坚持了十余年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被绞杀了。19世纪后半叶,中华民族在没落封建统治者的黑暗统治下,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的翠亨村里,绝大多数村民生活都过得很清苦。这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子,在香山县东南,离澳门七十多里,背山临海,村前有小溪流过,山上树木苍翠,风景优美。但是,村里的土地多为沙质,主要的农作物水稻及杂粮产量甚低,因此村民大多外出谋生。
  孙中山的祖上大约是在明代由广东东莞迁居到香山的。家族中一直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孙中山的曾祖父孙恒辉是个农民,有田产十余亩,算得上一个自耕农,家境并不富有。孙中山的祖父孙敬贤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生活十分艰苦。他成年后,继承了父亲遗留下来的田产。
  后来,孙敬贤迷信风水,希望找到风水宝地让祖先安眠、永葆子孙昌盛,为此花费了不少钱财,致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境更加衰败。
  孙敬贤有三个儿子,即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二叔孙学成、些鸡鸭等作为副业。
  此外,为了补贴家用,孙达成还兼做村里的更夫,每天夜里为村民打更报时。
  这样,他每年可挣几担谷子的工钱。村里的红白喜事,孙达成也常去帮忙。
  一家人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日子过得仍很艰难。家人虽然说不上是饥寒交迫,但一直是半饥半饱的。
  1866年11月12日的子夜,香山县绵延不断的五桂山还未苏醒,灰蒙蒙的大海还在沉睡。在翠亨村,突然从一个透出灯光的小茅屋内传出了一阵阵“哇哇”的婴儿啼哭声。一个崭新的小生命诞生了,他就是孙中山。
  孙中山出生的这一年,清王朝政治黑暗、财政拮据、国防孱弱。这一年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劫掠焚烧圆明园,清王朝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宣告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的第六年。这是继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之后,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大到我国沿海各省,进而深入内陆;我国领土又一次被割夺,经济上完全丧失了独立性。
  孙中山出生的这一年,又是太平天国都城南京被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指挥的湘军攻陷后的第三年。太平军余部与捻军联合,仍在与清军作战。官逼民反,反抗已成时代潮流。
  孙中山的出生地广东,被西方人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华夏的一块肥肉”,曾令许多西方人垂涎三尺。这里曾是鸦片战争的战场。在西方人洋枪洋炮的轰击下,这里的人民一次次反抗,但是又一次次失败。
  同时,广东的经济又呈旋风式发展。广东的经济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在中西文化交织下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形成了一种在废墟上发展起来的畸形繁华。而这种繁华,则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各色人物,或冒险,或投机,或革命,或享乐,全都聚集在这个热闹的“乐园”中。
  清晨的薄雾刚刚消散,温和的阳光射进了茅屋。坐在床沿儿的孙达成长叹一声:“我孙达成已穷得叮当响了,又添一张嘴,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孙达成上有老母,中有缠着小脚的、不能下地劳动的妻子,下有三个未成年的儿女,长子孙眉十二岁,长女孙妙茜三岁。孙达成终日辛勤劳动,但是所得甚少,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十分贫苦。
  忠厚慈祥的妻子杨氏,面对忧虑的丈夫,怀抱着婴儿笑着说:“你看这娃生得一副福相,就像他出世前我梦到的北帝一样。这娃日后会有出息的。你快给他起个名字吧!”
  ……
展开
目录
懂事机智的少年
出生于广东一个贫困人家
哥哥跟舅舅去了檀香山
绰号“石头仔”
以“洪秀全第二”自勉
经常主动向先生提问
识破人贩子
目睹清政府的贪婪、无道
反对男人赌博、妇女缠足
质疑田地已卖却仍要缴税
哥哥回乡招工
终于要去檀香山

艰辛的外出求学
初到檀香山的所见所闻
想要剪掉辫子
进入正规学校学习
获得英文文法奖
结束了第一次海外学习生涯
遭受海关人员的四次勒索
反对听天由命
亵渎“神灵”
前往香港求学
关注中法战争
选择学医救国
博览群书
结交有识之士

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悬壶济世
上书李鸿章失败
成立“兴中会”
第一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流亡日本、美国、英国
伦敦蒙难
如饥似渴地苦读
前往日本
第二次武装起义——惠州起义
成立“同盟会”
发动和领导一系列起义

建立中华民国
建立中华民国
辞去大总统之职
重视铁路,振兴实业
发动“二次革命”
同宋庆龄结婚
发起“护法运动”
撰写《建国方略》
亲历“五四运动”
发起第二次“护法运动”
联俄联共
建立黄埔军校
扶病北上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