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妇幼保健与护理的性质、任务及发展趋势 / 2
一、妇幼保健与护理的性质/ 2
二、妇幼保健与护理的任务/ 2
三、妇幼保健与护理的发展趋势/ 4
第二节 妇幼保健与护理的科学思维与循证实践/ 5
一、妇幼保健与护理的科学思维/ 5
二、妇幼保健与护理的循证实践/ 6
第三节 妇幼保健与护理的社会文化意义及实践/ 7
一、妇幼保健与护理的社会文化意义/ 7
二、妇幼保健与护理的社会文化实践/ 8
第二章 妇幼保健与护理的相关理论及模式 / 9
第一节 保健系统模式 / 10
一、保健系统模式的基本内容 / 10
二、保健系统模式在妇幼保健与护理中的应用 / 11
第二节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 12
一、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12
二、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妇幼保健与护理中的应用 / 13
第三节 计划行为理论 / 14
一、计划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 14
二、计划行为理论在妇幼保健与护理中的应用 / 15
第四节 保健过程模式 / 16
一、保健过程模式的主要内容 / 16
二、保健过程模式在妇幼保健与护理中的应用 / 17
第三章 家庭保健与生育计划 / 19
第一节 家庭保健 / 20
一、家庭保健的概念 / 20
二、家庭保健的内容 / 20
三、家庭保健的方法 / 23
第二节 家庭生育计划 / 24
一、家庭生育计划的概念 / 24
二、家庭生育计划的内容 / 24
三、家庭生育计划的方法 / 25
第四章 遗传性疾病的保健与护理 ./ 30
第一节 遗传优生咨询 / 31
一、遗传优生咨询的概念与对象 / 31
二、遗传优生咨询的程序 / 32
三、遗传优生咨询的指导要点 / 32
第二节 常见疾病的遗传咨询与生育指导 / 34
一、染色体病综合征 / 34
二、单基因遗传病 / 36
三、多基因遗传病 / 38
四、不良孕产史 / 39
第三节 孕前管理与产前筛查 / 40
一、孕前管理 / 40
二、产前筛查 / 42
第四节 产前诊断 / 43
一、产前诊断的对象 / 44
二、产前诊断的方法 / 44
第五章 胚胎和胎儿的保健与护理 ./ 46
第一节 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发育 / 47
一、胚胎的生长发育 / 47
二、胎儿的生长发育 / 48
三、胎儿的神经心理发育与行为发展 / 48
第二节 胚胎和胎儿的健康监测、保健与护理/ 50
一、胚胎和胎儿健康的影响因素 / 50
二、胚胎和胎儿健康监测 / 52
三、胚胎和胎儿的保健与护理 / 53
第三节 胚胎和胎儿常见疾病的保健与护理 / 54
一、胚胎及胎儿丢失 / 54
二、胎儿生长受限 / 56
三、胎儿窘迫 / 58
四、胎儿附属物异常 / 60
第六章 新生儿的保健与护理 / 64
第一节 新生儿的生理保健与护理 / 65
一、体格生长发育 / 65
二、生理保健与护理 / 65
第二节 新生儿的心理社会保健与护理 / 68
一、神经心理发育与行为发展 / 68
二、心理社会保健与护理 / 70
第三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保健与护理 / 71
一、新生儿窒息 / 71
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 74
三、新生儿颅内出血 / 76
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78
第七章 婴幼儿的保健与护理 / 81
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理保健与护理 / 82
一、生理发育特点 / 82
二、生理保健与护理 / 84
第二节 婴幼儿的心理社会保健与护理 / 88
一、心理社会发育特点 / 88
二、心理社会保健与护理 / 90
第三节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保健与护理 / 92
一、肺炎 / 92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