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课程理念”解读
01 为什么要“核心素养为宗旨”?
02 为什么要“课程设计重衔接”?
03 为什么要“学习主题为框架”?
04 为什么要“内容聚焦大概念”?
05 为什么要“教学过程重实践”?
06 为什么要“学业评价促发展”?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解读
07 什么是生命观念?
08 什么是科学思维?
09 什么是探究实践?
10 什么是态度责任?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解读
11 如何建构人体生理方面的大概念?
12 如何建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重要概念?
13 如何建构生物分类依据的重要概念?
14 如何落实生态系统是有机整体的内容要求?
15 如何落实植物有性生殖的内容要求?
16 如何落实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内容要求?
17 如何落实反射是神经调节基本方式的内容要求?
18 如何落实合理用药的内容要求?
19 如何落实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内容要求?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解读
20 如何开展以探究为特点的教学活动?
21 如何加强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22 如何有效落实跨学科实践活动?
23 如何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24 如何发挥作业的诊断评价功能?
25 如何理解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26 如何重视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
27 如何充分利用社区课程资源?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