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岁月》:
到农业第一线
白永祯
一、向往新疆
1960年,为了贯彻落实《农业十二条》(即《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党中央下定决心调整政策,从中央各机关抽调、组织万名干部下到全国各省农业第一线宣传贯彻十二大政策,纠正当时农村普遍存在的“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特别是“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干部抽出后,各部委先行组织学习,同年11月下旬中央召开动员大会,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李富春、李先念、谭震林、习仲勋副总理,中央组织部安子文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贾拓夫副主任等出席会议并分别做了专题讲话。安子文部长讲了抽调万名干部的具体条件,强调干部下去后要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征求了大家的意见,询问这次下去有什么困难?当场就有六名干部提出了身体或家庭有困难,被允许退出了大会会场,体现了自愿原则。
周总理做了形势报告,指出形势大好、问题不少的现状,形势不好的地方约占三分之一左右,干部们应该到形势不好的地方去、到困难的地方去,并就如何贯彻农业十二大政策做了重要指示。周总理最后风趣地讲,“这次下去你们承担着“钦差大臣”的任务,因此首先自己要克服‘五气’(娇气、骄气、暮气、官气、阔气),要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要大胆坚决地纠正“三风”,下去最多一两年嘛。”
动员大会中每听一份报告,都要学习讨论两三天。大会结束后,纺织工业部派出的干部分在两个省份:新疆和上海。我被分在上海组。大家分组议论很热烈,有的说上海好,但是方言难懂,还不如到新疆;有的说与其学方言,还不如直接学民族语言,而且维吾尔族人能歌善舞,哈萨克族号称“马背民族”,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马,人们闲暇时骑着“大白马”、拉着手风琴,生活得很浪漫,这些都引起我们极大兴趣和共鸣。
在这些议论的鼓动下,我对新疆产生了向往之意,于是就向新疆组的同志提出到新疆的要求,他们经过协商,将另一位同志换到上海组。我就这样到了新疆。
我们新疆组共21人,只有部里的纺织设计院的一位处长是夫妻俩一同下去的,其余人都是不带家属的或单身。1960年12月中旬启程,当时到新疆的火车只通到吐鲁番,到站后首先看到的是一片荒芜。我们在吐鲁番住的是个庞大的“地窝子”,里面是对排大通铺,每排通铺可住20余人。我们在这儿住了几天,等自治区有关部门派汽车来接。车来后大部分人员乘一辆大轿车先行,一辆卡车拉行李,留下罗泉德和我俩“押”行李车。
二、“老风口”遇险
我们行至“老风口”附近时,汽车底盘下有些噌响声,本不影响安全,我们告诉司机应快赶路,天气预报有大风和寒流。可是司机还是固执地停下来修理车,也就一小时左右,果然寒流袭来,后边来的一辆车的司机告诉我们赶快收拾,再不走,寒流来了,水箱一冻可就走不了啦!
果然,当车开出三五里时,水箱突然“开锅”了,冲开了水箱盖(在修车时水箱果然被冻了),车子抛锚在凛冽的寒风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车在“老风口”遇险后,我们仨十分恐慌!在吐鲁番时曾听说,前几天因车出故障,又遇寒流,冻死了一位妇女及儿童,现在这同样的险境竞也被我们遇到了!司机还好些,身上穿的全是棉装,而我们连帽子也没戴,就只穿了毛衣毛裤,外穿一件薄“皮猴”(一种剪绒长上衣),别无御寒装束,怎能不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尽快寻找一处能避寒流的地方,司机强行继续开车,开出几百米后,水箱口冒出的水蒸气糊满在挡风玻璃上,立刻结成冰霜,路也看不见了。由于水箱缺水,再也无法开动,无奈之下司机又停下来找水救急。我们和司机提着水桶到100多米外的一块沼泽地上,在一处活水处敲开薄冰,总算淘了一桶水,在往水箱加水时,水被风刮得就是加不进去,都刮在我们身上,即刻便结成了薄冰霜。无奈之下,三个人用衣服围着水箱口,才勉强把水加了进去,车又开动了。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那种艰难与危险劲儿。
司机还是很坚强的,干脆摇下窗玻璃伸出头,冒着狂风严寒探路前进。这样低速开出几公里,天渐渐黑下来,司机打开大灯,继续在一片漆黑中冒险前进,真是吉凶难卜!老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突然间发现路的右前方有隐约的灯光,感到可能有了些希望,便一同兴奋起来。车加大油门儿开下公路,直奔灯光驶去。当车到灯光近前时,我们发现了一座排房,从排房中出来两三位同志,看见我们后忙问:“你们遇到寒流了吧?来,快进屋子里来!”听我们说明情况后,他们让我们把车停好,放掉车子里的水,立即安排了住处,并很快做了热面汤、馒头和土豆菜,我们非常激动!至此,我和罗泉德住在一位医生的宿舍里,吃饱喝足,终于躲过了“一劫”。
这里原是一处铁路建筑工地的留守处,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饭,他们烧了一大锅水,给车加足水后,把我们送上大路。当我们行驶到乌鲁木齐水电站附近时,水箱又一次“开锅”。正在停车检查时,路上突然停下两辆小卧车,下车的是带队的由处长和自治区的接待人员,他们以为我们出事儿了,是来寻找我们的,一见我们安全归来,急忙让我们上了一辆小卧车,率先把我们送到了接待处——新疆饭店。
他们发现车的故障是下“回水弯管”被一块坚冰挡住,影响了水的循环造成的。帮忙把车修好后他们也一起赶到了饭店,大家听我们讲着遇到寒流的经历,都感到好危险,但又万幸!并异口同声地夸留守处的同志,要不是遇到他们,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卸了行李后,发现少了一大包行李,这叫我们两个押行李的感觉很尴尬!行李不知什么时候丢的,最后由自治区接待处以几十米布票作赔偿,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离京近半月,已到元旦,自治区为我们举行了接待会餐,大家过了一个欢快的元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