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能没有立脚点
南怀瑾说:“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要做个什么样的人。很多人没有人生观,一辈子没站起来过。沉浮于
世间,水高了就浮上来,水低了就沉下去。一般人是这样,在人海中沉浮,没有立脚点。”
人这一生,究竟应该怎么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每个人看法不一。人生观,说起来人人有,但并非都认真地思考过,所以说,真正有自己明确人生观的人,实际上并不多。
没有人生观,或者人生观不明确、不能贯穿始终的人,就是一个没有立脚点的人。一个没有立脚点的人,就没有根本。没有根本,当然站不稳,立不起来;立不起来,何以安身立命?做人做事没有根基和方向,当然无法成事。
“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要做个什么样的人。”南先生说得多么好!一个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期待,真诚而活的人,一定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要做个什么样的人。
小时候,大人们常问我们的一个问题是:“你长大了做什么啊?”回答各种各样:“老师”“科学家”“文学家”……但是,做个什么样的人,不只是说具体做什么职业,而主要是指做一个什么风格的人,以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展示自己。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如何观照社会。
我国古代,人们十分重视“安身立命”,注重人格道德修养,培养道、德、仁、义、礼、信等品格,而这个,就是强调做人要有方向,要有所本。以此奠基,以此正心,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说白了,就是做人要有所追求,有自己的方向,先做好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今天的经济社会,生活节奏快,物欲横流,人心浮躁,被各种欲望充斥着。人们的脚步总是那么匆匆像终日忙碌的风车,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一下。很少有人明白自己为了什么忙碌,要往何方去……社会多元,诱惑太多,眼迷心乱,不知自己作何选择,也不知如何选择,总是处在不断选择的迷茫中;欲望太多,竞争激烈,压力太大,总是感觉心疲神衰,郁闷浮躁,心无所安,不知幸福和快乐何在……
为什么生活好了,选择多了,反觉得幸福和快乐的指数降低了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人生观不明确,内心没有一份宁信其有的执著和力量,个人根基不坚固,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当然,面对变革时代的大潮,只能随波逐流了。这种生命如一叶浮萍,如一丝柳絮,没有根基,空落落的,永远是飘的。失去了自我,没有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样活着当然没有力量。
一个没有力量的生命,不能应对周遭的世界,总是那么被动,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没有自我,当然就没有幸福和快乐的感觉。
古往今来,所有成就非凡事业的人,往往是在青少年时代,就开始苦苦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认识人生,认识自己,审时度势,查古阅今,较早地明确起自己的人生观和事业理想。他们的人生观一旦确立,就十分确信而坚定。一切行动,都为了实现这个人生观,终其一生的力量在上下求索,百折不挠。无论成败得失,无论顺逆,无论幸与不幸,都能做到坚守自己,安顿好自己的心灵,永不降低自我生活的格调。而且只有不断拓展自己,增强实现理想的力量,最终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成功之路。
每个人都是天底下唯一的自己,作为人,应该首先有一个自己的人生观,不受他人左右;而且它适合自己,只有自己去实践、去完成。这个人生观,最好是在青年时就能确立。然后,随着成长成熟,随着不断磨砺自我意志品质,不断实践、成熟并坚定自己的人生观,最终,在实现自己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此生的使命。
我国古人追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个未免太理想。纵使我们做不到,但至少要做到不迷失自我,做好一个有力量的自己,对己对人负责任,有尊严、有格调地活着。
……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