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孩子超喜欢的中国历史(明清篇)
0.00     定价 ¥ 3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8361908
  • 出 版 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灿烂而辉煌,如果没有人好好讲述这些历史,那么它们就会变成枯燥乏味的文字。只有将中国历史代代相传,才能我们的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绵延不绝。本书中介绍了事必躬亲的勤政皇帝、朱棣在反对声中迁都北平、郁郁不得志的清官海瑞、世间已无张居正等历史上熟悉的故事,为小读者们讲述明清时期的中国历史。
展开
精彩书摘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称帝,定应天府为国都,建元洪武,定国号为大明。
朱元璋即位后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奋斗的心,并将勤勉发挥到了极致。他在即位之初,并没有急着享受帝王的生活,还让百官不要叨扰百姓,给百姓以休养生息的时间。
很多开国的贤明君主都懂得这个道理:在经历了连年的战火后,百姓最需要的就是平静的生活,他们不在乎谁主天下,只希望这个君主能比上一个仁慈一点儿,宽容一点儿,给他们一条活路。只要没有官吏的欺压,即使生活再清贫,他们也能安静地活下去。
朱元璋即位之后还有一件大事就是论功行赏,这也是所有跟随朱元璋走过战火的人最期盼的时刻。这其实并不功利,用生命换回的奖赏,是最应该得到尊重的。
朱元璋没有辜负他的追随者,任命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给诸功臣论功晋爵。在立朱标为太子后,给很多近臣加封了东宫官爵,以求他们能像辅佐自己一样,辅佐自己的儿子。
一开始,朱元璋还想给一些外戚(马皇后的亲属)封官,但是遭到了马皇后的婉拒。
建国后的朱元璋,一面“无为而治”,一面广招贤能,一边制定各种律法,一边兴办学校,忙得不亦乐乎。作为一个经历过苦日子的人,朱元璋明白百姓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勤于政事。朱元璋的勤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当中实属少见,甚至可以说勤奋得有点过头。无论大小事务,他必定亲自过问,每天审阅的奏折不计其数,睡眠时间少得可怜,真的是日理万机。
只可惜,他的勤政,并没有遗传给他的子孙。除了朱棣,明朝几乎没有像朱元璋一样勤政的皇帝了。
虽然朱元璋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在元大都,那个曾经的政权还没有完全土崩瓦解。在它彻底消失之前,朱元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识库
应天府,又称京师、南京。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破集庆路(今江苏省南京市),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意指“上应天意”。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建为南京,为明朝京师,之后,永乐年间,迁都顺天府(今北京),应天府作为陪都。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克应天府后改名为江宁府。
元顺帝北逃上都
当朱元璋在南方的应天府即位登基,开始建造他的大明朝时身处元大都的元朝皇帝妥懷(huan)帖睦尔还在他的皇宫里享受着富贵的生活。
朱元璋虽然已经完成了自己做皇帝的心愿,然而这个皇帝能不能做长久,还是个未知数。徐达依照朱元璋的指示,分别派军队荡平通往元大都的道路,顺利地平定了潼关以东的广大地区。之后,朱元璋命手下诸将从各个战区撤回,集中兵力北伐,攻打元大都。
临行前,朱元璋给进军部队下了一道圣旨,大概意思是说,你们跟随我吃尽了苦头,这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但这都是为了黎民苍生。现在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必须马上去救他们。自从元朝入主中原,就无视黎民疾苦,倒行逆施,所以他们遭到了上天的唾弃。如今,我们即将拿下元大都,但百姓是无辜的,因此,所有人城的将士,不得烧杀掳掠,侵扰百姓,如有违者,定罚不赦。
虽然这一道圣旨有给自己制造舆论、鼓舞士气的成分,但在即将到手的胜利面前,朱元璋依然牵挂黎民百姓,依然记得真正的胜利从来不是夺取空城,而是获取人心。
P1-4
展开
目录
事必躬亲的勤政皇帝
元顺帝北逃上都
朱棣在反对声中迁都北平
郑和受命下西洋
御驾亲征全军覆没
明英宗复辟
郁郁不得志的清官海瑞
戚继光打完倭寇修长城
功劳都被别人抢占
世间已无张居正
长期消极怠工的皇帝
十三副铠甲起兵
皇帝与太监之间的战争
袁崇焕是个军事人才
努尔哈赤败在宁远城
被崇祯亲手毁掉的长城
闯王李自成
祖孙二人稳定朝局
一场野心家们的盛宴
施琅收复台湾
捍卫民族尊严的雅克萨之战
贪官和玮的发迹之路
富甲一时的广东十三行
林则徐的惊天行动
落第秀才的大同梦
北洋水师的绝唱
康有为维新变法
来自民间的反抗
八国联军的暴行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大清帝国走到历史的尽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