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 祈问孔子:缘何从“草根”到圣人
  一、出身疑点
  二、野蛮生长
  三、立而不惑
  四、五十岁开始
  五、出奔在路上
  六、杏坛从教
第二问 何为本
  一、“本”与初心
  二、“忠信”乃立身之本
  三、“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
第三问 何为仁
  一、“仁”者宅心,人心之道
  二、为仁即成人,成就巍峨的人
  三、行在路上:求仁得仁有何怨
第四问 何为道
  一、“道”,首要是人选择追求的道路
  二、忠恕,由“道”到“德”的演变之路
  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第五问 何为礼
  一、礼之用,要“知和”“致和”不要“违和”
  二、祭如在!有文有节更要有心
  三、不学礼,无以立
第六问 何为知
  一、知即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二、知和遇:遇到好老板很重要
  三、知若愚,空空如也
第七问 何为信
  一、互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二、信的意义:人类社会的“功守道”
  三、从互害到互利:诚信已成为未来社会最大红利
第八问 何为孝弟
  一、孝本心,难为色
  二、父母爱子“计深远”,只为“目送”
  三、互助养老,莫让“孝”背上“负债”的包袱
第九问 如何立身
  一、君子风度,“德才位”三位一体
  二、学为君子,勿为小人
  三、历史上为什么君子“斗”不过小人
第十问 如何为学
  一、乐在其中,学习其实很快乐
  二、学以致用:先学做人后学做事
  三、不学习的危害:六言六蔽
第十一问 如何为政
  一、政者,正也:孔子为政三部曲
  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孔子为政三步骤
  三、理想政治的特征:各就各位,各自做好各自的事
第十二问 如何事君(爱国)
  一、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二、我和我的祖国
  三、臣之大者,为国为民
第十三问 如何交友
  一、交友向上选择:无友不如己者
  二、共学适道立权:和朋友一起创造回忆,创造历史
  三、无长无少,多年师生成朋友
第十四问 如何教育
  一、自行束脩:教育首先是受教育者的“自组织”
  二、因材施教:何人可与言诗矣
  三、四教五观:孔子教育的三个梯度
第十五问 如何做事
  一、做好你自己:敏于事而慎于言
  二、坚持自己,但绝不固执己见
  三、尊“五美”,摒“四恶”:身在公门如修行
第十六问 如何识人
  一、英雄不问出处,但问动机
  二、听其言,更重观其行
  三、看情怀,更看担当;重德行,更重卓识
第十七问 如何看待贫与富
  一、贫而乐,富而好礼
  二、贫穷不值得赞美,富贵切莫不择手段
  三、从“大同世界”到“共同富裕”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八问 如何看待达与穷
  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二、守死善道,风动影动我自岿然不动
  三、时也命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十九问 如何言与行
  一、一言兴邦,慎言慎行,正言正行
  二、胆大心细,二思即可,行胜于言
  三、明耻辱,言有物,行有格
  四、器局决定格局,言语暗示人生
第二十问 如何忧与乐
  一、仁者乐山:君子忧道不忧贫
  二、忧乐圆融,心系天下兼济苍生
  三、万家忧乐到心头
第二十一问 如何不负此生
  一、十有五而志于学
  二、三十而立
  三、四十而不惑
  四、五十而知天命
  五、六十而耳顺
  六、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