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价值研究
0.00     定价 ¥ 99.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395496
  • 作      者:
    刘维春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荐购
编辑推荐
本书以《帝国主义论》的出笼为“起点”,人类历史的变迁在一个多世纪以来已开启了全新的历程。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在许多领域呈现出新变化,现代帝国主义的历史流变也呈多向形态;另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所遭遇的“增长的极限”,以及基于帝国主义现象所引发的思想对话和理论探讨,已成为国际思想和学术界的“显学”。
展开
作者简介
刘维春,女,山东临沂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毕业,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党的建设理论的研究。2009年合著《资本主义理解史》第3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参与编写了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部分章节,2013年出版专著《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再理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获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奖,三等奖)。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 《帝国主义论》真的遇到“时代困境”了吗?
二 当代资本主义“变”中“不变”之现实与《帝国主义论》独特理论品质破解了“时代困境”的质疑
三 特朗普的霸权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论》当代价值的生动证明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与发展,进一步印证了《帝国主义论》所追求的新社会文明形态的正确性
第一章 东西方学者对《帝国主义论》当代价值的研究与争议
第一节 “列宁失败论”与“马克思复兴论”的批判:以梅格纳德·德赛的《马克思的复仇》一书为代表
第二节 “列宁是全球化资本主义的预见者”:以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的《帝国》为代表
第三节 “必须重新发明列宁”:以齐泽克的“回到列宁”为代表
小结
第二章 《帝国主义论》文本的经济学理解与哲学反思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裂变与帝国主义理论的经济基础:生产集中走向垄断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时代性特征与帝国主义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剥削与危机
第三节 《帝国主义论》文本的哲学思考和反思
第三章 “新帝国主义”论、“后帝国主义”论: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20世纪60-80年代的“新帝国主义”论与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关联
第二节 继承和修正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大卫·哈维的“新帝国主义”
第三节 否定或阉割列宁帝国主义思想的“后帝国主义”论
小结
第四章 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对列宁帝国主义本质的现代性解读
第一节 关于垄断的争论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考察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列宁帝国主义本质的现代性解读(一)
第三节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对列宁帝国主义本质的现代性解读(二)
小结
第五章 从金融资本到全球化:对列宁帝国主义趋势的经济学哲学透视
第一节 金融资本的历史演变与学界关于以列宁为代表的金融资本的争议
第二节 从金融资本到全球化:一种新的经济一社会现象——对列宁帝国主义趋势的经济学透视
第三节 从金融资本到全球化:一种地缘政治的历史过程——对列宁帝国主义趋势的哲学透视
小结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与矛盾:对列宁帝国主义规律的辩证法反思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与矛盾
第二节 危机与矛盾下的资本主义恢复能力对列宁帝国主义规律的挑战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危机与矛盾下列宁帝国主义规律的活力与张力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