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研究(精)/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
0.00     定价 ¥ 85.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9472573
  • 作      者:
    田娇艳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荐购
作者简介
田娇艳,女,1987年9月生,202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现为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军事思想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主持全军“十四五”课题1项,主持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课题2项,参与全军和省部级课题和教材辞书编撰多项,已出版理论专著1部。
展开
目录
导论 共同体建设:社会演进和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论题缘起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总体设想
第一章 “共同体”的概念界定及其思想渊源
第一节 共同体概念的考证
第二节 共同体概念的界定
一、共同体的一般概念
二、马克思、恩格斯语境中的共同体概念
三、共同体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节 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渊源
一、中国历史上共同体思想的演变
二、西方历史上共同体思想的演变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一、德国古典哲学对自由共同体的诉求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共同体的辩护
三、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共同体的憧憬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共同体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时代特征的变化是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二、社会形态的演进是共同体思想形成的根本依据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共同体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共同体思想的初步探索阶段
二、共同体思想的正式形成阶段
三、共同体思想的深化完善阶段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共同体思想的基本要义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共同体思想的基本特质
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共同体思想的内在逻辑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苏联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共同体思想的塑造
一、统一的阶级斗争是消灭阶级共同体的根本途径
二、消灭城乡对立是改善共同体环境的前提条件
三、区域性的欧洲联邦转向跨区域的世界联邦
第二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共同体思想的运用
一、通过劳动实践建造苏维埃共同体的物质基础
二、通过文化斗争确立无产阶级共同的精神信仰
三、建立起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联盟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同体思想的发展
一、人与自然的斗争以人群与社会为单位共同进行
二、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被压迫民族的联盟
第四节 战后苏联共同体思想的兴衰
一、“社会主义共同体”的内涵不断扩大
二、两种异质性世界经济共同体之间的对峙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同体思想的萌芽
一、通过组建革命统一战线树立革命共同体意识
二、通过集体劳动保障共同体的经济基础
三、通过文化斗争界定人们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四、通过世界革命构建国际联合体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同体思想的曲折发展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二、通过计划劳动领导人民的经济建设
三、通过战略联盟构建国际联合体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同体思想的转变
一、通过体制改革构建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共同体
二、通过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以人为本的发展共同体
三、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构建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四、通过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建设和谐世界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同体理论的创新
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地位更加凸显
二、族际与族际“民族共同体”的追求更加紧迫
三、人与世界“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更加明确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科学体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方法论基础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二、系统论的方法和原则
三、阶级分析方法的运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基本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基本范畴
三、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特征功能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实践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实践主体
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物质载体
三、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实现方式
四、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实施步骤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发展前景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面临的挑战
一、消费社会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挑战
二、国际社会思潮的渲染和西方国家霸权主义的影响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前景展望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环境
二、借助新媒介的统战功能以筑牢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三、改革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制度保障
结语 在推动共同体发展的进程中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