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雷蒙德·威廉斯思想研究》:
卢卡奇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方法,旨在把社会作为总体加以认识,辩证法的这种总体性就是一种辩证的总体,它既强调总体性,又强调辩证性,总体不是各个部分的堆积,而是相互联系的辩证的总体。
首先,这种“总体性”是一种辩证的方法,要在思维中再现和把握现实,这是唯一的正确方法。“总体性”的最根本的观点就是,在总体和个体、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中,始终强调总体的优先性,总体总是支配和统摄着个体和部分。卢卡奇指出,“总体范畴”所要表达的就是,整体对于部分具有决定性的统摄作用。总体性作为一种方法,要求任何时候都必须着眼于总体,因为部分的价值和意义取决于总体,只有从总体出发,在部分与总体的联系中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部分。离开了总体,部分不可能孤立地说明自身,也不可能具有意义。卢卡奇认为,离开总体性,不仅会陷入片面性的泥淖,而且还会把社会现象和历史事实看作主观的和思想的产物,就不可能认识和评价社会生活,也不可能发现真理。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曾经深刻地批判过这种主观思想。因此,必须坚持总体性,把部分以及一些单个的事件放到社会总体的关系之中,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而真实地揭示出部分或单个事件的性质,真实地揭示出作为总体的社会历史过程的变化及意义。而一切教条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总是与此相反,他们总是从个别的历史事实出发,孤立地解释历史,成为庸俗的实证主义者,无法真正把握社会历史的进程。因此,必须将总体性原则进行到底。只有坚持总体性,一切从总体性出发,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各类事件和现象,才能科学地认识和说明社会历史的规律和意义。卢卡奇认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真正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真正理解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明确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任务、方向和道路。
其次,总体性所讲的总体不是抽象的,它是历史的总体,也就是具体的总体。这种总体是整全的,容纳和统摄了各种矛盾,与社会历史的真实状况最为接近,这种具体的总体蕴含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具有真正的现实性。不仅如此,卢卡奇认为,总体性视野下的这种具体的总体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总体性原则坚持用整体的和发展的眼光考察人类社会,真正地掌握社会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加以应用。卢卡奇指出:“只有在这种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这种认识从上述简单的、纯粹的(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直接的、自发的规定出发,从它们前进到对具体的总体的认识,也就是前进到在观念中再现现实。这种具体的总体绝不是思维的直接素材。马克思说: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从这个视角出发看待资本主义社会,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结论: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仅仅是历史的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它如何变化,它都是暂时性的,绝不可能像资产阶级学者所想象的那样是永恒的。
卢卡奇之所以如此强调总体性就是为了论证和恢复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及其唯物辩证法,反对一切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以便真正地做到用总体性思想把握历史。如何把握历史?这是《历史与阶级意识》这部著作和青年卢卡奇思想的基本问题,其要旨就是: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的历史作用?如何把握历史的发展和人的命运?卢卡奇认为,历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这种观念来源于马克思。卢卡奇指出,马克思十分重视并高度评价黑格尔哲学中的历史意识和那种伟大的历史感,把它进一步发展,推向一种至高的境界。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马克思在讨论社会历史过程和现实的人的时候,都从历史的视角加以论证,真正揭示出社会历史的基础及其发展规律。因此,卢卡奇指出,讨论总体及其规定的时候,历史作为最基本的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同样,讨论历史及其规定的时候,总体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总体性”与“历史”相互规定,彼此不可分离。这就是说,总体是历史发展的总体,而历史也是体现着总体性的历史。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卢卡奇强调,只有那种统摄了社会历史过程的总体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才能成为真正的现实。就是在这样的历史中,马克思主义才发现了辩证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