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工准备
1.1 地质补勘和物探
1.2 既有结构调查
1.3 盾构机及其设备
1.4 盾构掘进试验段
2 邻近隧道及建筑安全控制标准
2.1 运营隧道安全控制标准
2.2 建筑结构安全控制标准
2.3 邻近隧道及建筑分级防护
2.4 盾构下穿阶段分区控制
3 盾构掘进参数控制
3.1 土仓压力
3.2 排土量
3.3 掘进速度
3.4 盾构姿态控制
3.5 同步注浆
3.6 二次补浆
3.7 盾尾密封
4 渣土改良
4.1 渣土改良的目的
4.2 渣土改良机理
4.3 渣土改良添加剂参数优化试验
4.4 砂土渣土改良试验
5 盾构同步注浆技术
5.1 I言
5.2 同步注浆施工流程及控制
5.3 注浆材料
5.4 浆液性能
6 地铁运营隧道辅助保护技术
6.1 一般规定
6.2 地层注浆加固
6.3 断法
6.4 洞内管片加固
6.5 加固区范围影响分析
7 钢套筒始发下穿技术
7.1 钢套筒始发的作用
7.2 工程概况
7.3 土压平衡盾构钢套筒始发端头土体扰动特性
7.4 始发钢套筒筒身应力特性分析
7.5 钢套筒始发施工数值模拟分析
8 监控量测
8.1 一般规定
8.2 监测内容
8.3 监测方案
8.4 监测精度
8.5 监测频率
9 盾构掘进安全风险控制
9.1 施工准备期的风险控制
9.2 盾构始发、接收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9.3 盾构换刀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9.4 联络通道、泵房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9.5 小曲率半径地段安全风险控制
9.6 盾构穿越不良地质条件的安全风险控制
9.7 盾构穿越敏感建(构)筑物
10 应急管理及措施
10.1 会议制度
10.2 现场值班制度
10.3 应急预案
10.4 应急措施
11 示范工程案例
11.1 工程概况
11.2 穿越掘进分区管理制度
11.3 盾构穿越双层隧道工程安全施工措施
11.4 监测数据分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