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钱学森论系统科学(书信篇) 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17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30360953
  • 作      者:
    姜璐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11-01
收藏
荐购
精彩书摘
第一章论系统科学体系
  钱学森认为各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统一的,是整个客观世界。各门学科之间 的区别只在于它们研究客观世界的角度、方面。为此,他将现代科学技术所有知 识按照其对客观世界研究的角度、方面分成了十一个大的学科门类,它们分别是 数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地理 科学、建筑科学、军事科学、文学艺术。每一个学科门类的科学技术知识又分成 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实际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在所有知识的 *高地位,它是统帅所有知识、指导所有知识的。具体讲,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 十一座“桥梁”与十一个学科相联系,进行指导。正是由于各门学科研究的对象 是统一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研究的角度、方法不同,因此各门学科之间也存 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系统科学研究的对象也可以是人体、思维等这些通常认为 在人体科学、思维科学中研究的问题。钱老正是从这样一个总体构想来建立系统 科学的。
  从这一部分所选的14封信中可以体会到上面所说的意思。我们从这些书信 中可以具体了解到在系统科学门类中处在不同层次的具体学科是什么,系统论、 系统学、控制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等学科在系统科学体系中各自占有什么位 置,它们的现状如何,相互关系是什么,今后怎样发展。从这些书信中,我们还 可以看到钱老对当时新的科学知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复杂性等的看法, 钱老主要讨论它们在系统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如何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认识 这些问题。总之,通过这些书信,可以使我们对系统科学的全貌有个大致的了 解。同时钱老思想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一幅完整的系统科学体系的结构,也是逐 渐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系统科学体系形成的一个 脉络,这里收集的1985年钱老给福建省贺建勋等五位同志的信中提出八大学科 门类,以后增加了行为科学,再后来又增加了地理科学、建筑科学,形成十一大 学科门类的科学技术体系。有关科学技术体系总体论述的书信很多,而且对每一 个学科钱老都有详细的论述,这些与系统科学关系不大,我们未收录。
  1984年2月20日致胡传机
  胡传机同志:
  2月15日信和前一封信及您与乐老教授的文章都收到,我已向乐老教授去 信表示感谢并附拙作《保护环境的工程技术——环境系统工程》打印稿。
  (一)现在讲生态、生态学、生态经济学,都是国内外一批生物界、农林界 同志喊出来的,而其实只是人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一部分学问。眼界太小了。
  (二)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是做学问的普适原理,大概不会有人公开 反对。而说研究环境也要用系统科学,会有人不理解,因为系统的概念对很多人 来说还很生疏。这可用持久的宣传来解决。近来国家计委的同志对系统工程感兴 趣了,是大好事,我们应加倍努力,促使国家计划用系统工程。
  (三)系统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部门,就如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 它的基础科学是尚待建立的“系统学”,它的技术科学(应用科学)是运筹学、 控制论、信息论,它的工程技术是各种系统工程(如环境系统工程、价值工 程 )。从系统科学到人类知识的*高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桥 梁,是“系统论”。所以“三论”云云,真是牛头不对马嘴,是不懂控制论、信 息论、系统论的人讲的;他们望文生义,以为都是“论”,就平列并排起来。十 分可笑!
  (四)事物总有自己的规律,中国不是美国,也不是西欧,您是搞社会科学 的,当然懂得这个道理。懂得了,就不以为怪了。
  请向乐老教授致意,问安!
  此致
  敬礼!
  1984. 2. 20
  1984年7月28日致王寿云
  王寿云同志:
  请考虑劝李天民同志努力提高一步:以我国自己的对系统科学结构的观点, 来分析苏联人的贡献;他们的“复杂系统理论”中似包含了我们的“系统论”和 “系统学”。文章要不含糊地讲清苏联人的贡献是什么。这样才对系统学和系统科 学有促进作用。
  吸取苏联人的东西是重要的。
  历史的引言是常谈了,可略去。
  1984. 7. 28
  1985年2月2日致贺建勋等五同志
  贺建勋、曾昭磐、胳振华、辜建德、蔡维镟诸同志!
  1月19日信收读。
  看来诸位思想还不够解放。今天的科学技术已不是什么理科工科的天下:有 八个科学技术大部门,一、自然科学,二、社会科学,三、数学科学,四、系统 科学,五、思维科学,六、人体科学,七、军事科学,八、文艺理论科学。前面 七部门都有基础理论层次和应用技术层次;一般还有一个应用理论的中间层次, 叫技术科学吧。部门是并列的;当然到应用就有交叉。所以系统科学是个独立的 部门,是与自然科学平起平坐的!这些话我已经说了几年了。
  在系统科学这个部门中,系统工程是应用技术;运筹学、工程控制论、工程 信息学是技术科学;而其基础理论是正在建立起来的系统学。系统学的组成部分 已有非平衡系统理论(“协同学”)、微分动力体系理论等。系统科学部门到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是系统论,正如自然科学部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是自然 辩证法。
  你们如果想办一个有别于“工科院校”系统工程的专业,那就应该加强系统 科学的基础部分,即系统学部分。不要流连于老一套“数学分析”和“普通物 理”,这不是腾出400多学时了吗?如果学生物专业的学生不学“数学分析”,那 您的学生为什么一定要学“普通物理”?
  我劝你们诸位在开放地区的老师们,思想也要“开放”点!
  1985. 2. 2
  1985年10月21日致黄麟雏
  黄麟雏同志:
  10月9日信及您和李继宗、邹珊刚两同志所著《系统思想与方法》都收到。
  书初读后,感到你们写的深人浅出,很能引人人胜,是成功之作!现在要再 版,也是证明如此。
  但我认为似尚可在再版时,再加一章,说明系统科学在解决今天经济、科技 和社会发展的极为复杂问题时,还必须有个工作体系,包括理论工作(如微分动 力体系、混沌、协同学、突变理论、模糊数学、非整几何等(情报资料信息网, 专家咨询(即实践经验(大型电子计算机等。这样读者就可以有一个现实感, 真实感,而不是只在道理上明白而已。
  我们要使读者认识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系统思想与方法是认识 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个锐利武器!
  此建议当否,请酌。
  1985. 10. 21
  1987年1月1日致温储基
  温储基同志:
  今天是1987年元旦,我首先向您拜年!
  我读了您的《纵横谈》后,感到您的立意是好的,事物在相互作用下的发展 是有其内在规律的。这也就是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但我认为研究系统科学只能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实事求是,找出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规律,而不是 臆想出几条规律去套事实。国内外都有人走这条正确的路。
  您的《纵横谈》则是从臆想出发的,所以我不能赞同。国内也有人这么搞, 他们叫“数术学”。您的工作就属数术学。我不赞成。
  以上供参考。
  此致
  敬礼!
  1987.1.1
展开
目录
目录
《钱学森科学技术思想研究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论系统科学体系 1
上篇构建系统科学
第二章系统论 21
第三章系统学 44
第一节系统学本身论述 46
第二节混沌问题 79
第三节模糊数学等问题 102
第四章技术科学 117
第五章系统工程 127
第一节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分析人体科学 128
第二节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分析思维科学 137
第三节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分析地理科学 140
第四节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分析管理科学 143
第五节系统工程方法 147
第六节农业系统工程(含林业系统工程、草业系统工程) 162
第七节法制(法治)系统工程 171
第八节社会系统工程(含教育系统工程、人才系统工程) 181
下篇提出并创建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
第六章提出开放复杂巨系统概念 203
第一节社会经济系统 205
第二节巨系统 214
第三节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225
第七章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 257
第八章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研讨厅体系、总体设计部 30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