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综述
1.1.1 研究背景和工程意义
1.1.2 双翅目昆虫翅拍模型的研究概况
1.1.3 国外仿昆FWMAV的研究近况
1.1.4 国内仿昆FWMAV的研究概况
1.2 本书目标和内容
1.2.1 本书目标
1.2.2 本书内容
第二章 昆虫扑翼飞行的计算流体动力学
2.1 扑翼飞行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简况
2.2 刘浩教授等采用的控制方程和数值计算方法
2.2.1 控制方程
2.2.2 强化求解算法
2.2.3 边界条件
2.3 Wang Zane J.教授等采用的控制方程和数值计算方法
2.3.1 控制方程和数值计算方法
2.3.2 数值计算方法——浸入式界面法
2.4 孙茂教授等采用的控制方程和数值计算方法
2.4.1 控制方程和数值计算方法
2.4.2 边界条件和气动力评估
2.5 WeiShyy教授等采用的控制方程和数值计算方法
2.5.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2.5.2 数值求解方法
2.6 陆夕云教授等采用的控制方程和数值计算方法
2.6.1 控制方程模型和数值方法
2.6.2 格子玻耳兹曼模型简介
2.7 昆虫扑翼飞行数值研究的对比
2.8 小结
第三章 扑翼飞行的气弹性噪声
3.1 悬飞苍蝇周围的气动声音辐射
3.1.1 实验装置、材料与方法
3.1.2 雄性绿头苍蝇气动声音测试的结果分析
3.1.3 气动声音的功能探讨
3.2 熊蜂扑翼飞行时周围气动声音产生机制的数值模拟
3.2.1 计算方法
3.2.2 翅膀运动模型
3.2.3 扑翼气动噪声的数值求解结果
3.2.4 扑翼气动噪声的数值模拟小结
3.3 猫头鹰的静音降噪飞行
3.4 仿猫头鹰梳齿状前缘的降噪研究
3.5 蜂鸟飞行时羽毛和尾羽的气弹性发声机理
3.5.1 蜂鸟飞羽发声机制
3.5.2 蜂乌尾羽发声机制
3.5.3 蜂鸟飞羽和尾羽发声机理:气弹性颤振
3.5.4 蜂鸟飞羽和尾羽气弹性颤振的模态分析
3.5.5 鸟类飞行时羽毛气弹性颤振和非嗓音交流的演变
3.6 野鸽飞行时羽翼的气弹性发声机制
3.7 小结
……
第四章 扩展准稳态气动力和惯性力及力矩模型
第五章 仿昆FWMAV悬飞翅拍动力学分析
第六章 扑翼悬飞能消最小时翅膀形貌和运动参数的优化
第七章 悬飞仿昆FWMAV的概念设计
第八章 悬飞仿昆FWMAV的设计、制造和测试
第九章 本书总结与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