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乳生理学
1.1 引言
1.2 泌乳作为多功能生理生存机制的历史背景和演变
1.3 乳腺发育生理学
1.4 产后和泌乳期乳腺的持续发育
1.5 乳的生成
1.6 分泌
1.7 合成与分泌的调节
1.8 乳糖(水)分泌的重要性
1.9 重塑
1.10 乳在乳腺内的储存及对分泌功能和乳品质的影响
1.11 紧密连接状态
1.12 对乳品质的影响
1.13 乳腺炎与宿主防御
1.14 排乳
1.15 泌乳后乳腺回缩
1.16 总结
参考文献
2 生乳的理化特性
2.1 乳的结构和理化成分
2.2 乳主要成分的生物合成
2.3 主要成分介绍
参考文献
3 生乳的微生物学
3.1 引言
3.2 生鲜乳和奶制品中的微生物
3.3 乳品加工链中微生物污染源
3.4 奶制品微生物监控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4 生乳的规章制度与生产
4.1 未加工鲜奶的定义
4.2 未加工鲜奶的历史
4.3 设备、牛奶冷却和清洁
4.4 目前未加工鲜乳的分布情况
4.5 全球有机生物动力奶生产系统
4.6 结论:主动控制未加工即食鲜奶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5 传统和新兴的挤奶系统原位清洗方法
5.1 引言
5.2 挤奶系统的常规清洗消毒方法
5.3 储奶罐的常规CIP清洗
5.4 新兴的CIP方法
5.5 维护和评估CIP清洗性能
5.6 机器人挤奶系统
5.7 CIP计算与建模
5.8 建议及展望
参考文献
6 生乳的其他加工工艺及技术优势
6.1 引言
6.2 膜分离
6.3 互补和其他可选择的工艺
6.4 热处理对乳成分及乳制品特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7 生乳的营养视角:有益或有害的食物选择
7.1 前言
7.2 牛乳的营养成分
7.3 乳脂肪
7.4 乳脂球膜
7.5 牛乳蛋白和生物活性肽
7.6 乳糖
7.7 热处理对牛乳营养特性的影响
7.8 通过动物日粮组成改善牛乳营养成分
7.9 生乳的替代品:低温加工牛乳
……
8 乳中产细菌素的乳酸菌及其作用
9 以生牛乳为原料的手工奶制品
10 生牛乳制作的替代奶制品
11 奶牛的传染病
12 食源性病原菌和人兽共患病
13 生乳中的化学残留物与真菌毒素
14 牛奶蛋白过敏与乳糖不耐
15 消费者对生乳及其制品的认可
16 生乳及其制品的生产和消费面临的挑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