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学数学两种思维结合学习论/脑科学思维教育丛书
0.00     定价 ¥ 50.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9105273
  • 作      者:
    马成瑞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11-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马成瑞,1941年出生,北京市中学特级教师.北京市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曾连续十年参加全国高考北京数学卷命题,并荣获北京市“高考内容改革研究突出贡献奖”。主编《四点导学·数学》等多部图书和教材,录制《特级教师说课》《中学数学教与学》《3+2高考指导(数学)》等网络资源,发表《谈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数学中形象思维的研究和实践》《新时期少年儿童特点及教育方法》等多篇论文,在数学学科领域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深入的理论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学数学两种思维结合学习论/脑科学思维教育丛书》:
  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序属于模式的研究范围。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深刻而强有力的部分。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使她呈现出一种“雕塑式的冷而严肃的美”(罗素语),使学生对应用极其广泛的数学望而生畏。传统的数学教学“掐头去尾烧中段”,完整的数学过程分为抽象、符号变换和应用三段,以往的数学课程以主要处理中段为原则。这种做法使学生误以为数学只有推理没有猜想,只有抽象没有直观,只有理论没有应用,只有逻辑没有艺术。数学教育工作者,怎样适应知识经济的到来?面对21世纪,怎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需要我们学习、实践、探索。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有效教学必须明确地知道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为创造而教”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保证数学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关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有一个认识过程。20世纪50年代认为是为传授知识而教,教师在教案上只写本节课应“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的知识内容。80年代认识到是为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教,教学目标加上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0年代以后逐渐认识到是为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个性品质而教,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学目标应包括教养性目标、教育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等“三维”目标。
  所谓教养性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强调在课内尽量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有老师把教养性目标概括为这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
  所谓教育性目标,主要指德育渗透和个性品质培养方面的要求,有老师概括为这节课向学生渗透了什么。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乐学数学
第一节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第二节 数学教学中的形象思维
第三节 使学生乐学数学

第二章 教书育人
第一节 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工作
第二节 天职·源泉·使命
第三节 在教科研实践中学习成长

第三章 思维与数学概念教学
第一节 抽象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 思维与数学概念教学

第四章 抽象思维与中学代数教学
第一节 集合:迟到的主角
第二节 函数:概念的更新
第三节 方程:“万能”的方法

第五章 形象思维与立体几何教学
第一节 形象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 立体几何的入门教学
第三节 立体几何的结构与空间想象能力训练
第四节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第六章 两种思维与解析几何
第一节 笛卡尔的贡献——“数学中的转折点”
第二节 最重要的概念——“曲线与方程”
第三节 运算方法——“完美的辩证思维”

第七章 思维方法与数学教学
第一节 抽象思维的一般方法与数学教学
第二节 形象思维的一般方法与数学教学
第三节 数学思维的特殊方法

第八章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
第一节 记忆与迁移
第二节 三角函数等知识的整理
第三节 平面几何的复习
第四节 数列的整理与复习

第九章 数学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技能、能力与思维
第二节 数学问题的审读和判断能力
第三节 数学能力培养的核心思维训练

第十章 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创新能力
第二节 创新能力的培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